铁心石肠简介
铁心石肠的意思
解释:
犹言铁石心肠。
出处:
宋·苏轼《牡丹记叙》:“然鹿门子常怪宋广平之为人,意其铁心石肠,而为《梅花赋》,则清便艳发,得南朝徐庾体。”
语法:
铁心石肠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紫鹃姐姐,你从来不是这样铁心石肠,怎么近来连一句好好儿的话都不和我说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成语造句
- 1.我看你真是个怪人,人家都对六月荷大发感慨,而你却对残景爱得死去活来,你这样的人是见了棺材不掉泪的,铁心石肠,一个大书呆。
- 2.莫名苦笑,眼前的少妇连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他还坚持离去,那真就铁心石肠了,在对方满是幽怨的眼眸中,莫名点了点头。
- 3.“丑”爸:讨生活,您“蓬头垢面”;“坏”爸:教儿女,您“凶神恶煞”;“凶”爸:儿犯错,您“铁心石肠”;“傻”爸:为家庭,您“当牛做马”。父亲节,让儿给你鞠一躬,叫您一声。
- 4.不得不说,饶是程绿这么铁心石肠的人,也被向小葵这番话触动了。
- 5.唐颜吸了一口气后对着银月老大轻声说道,这种丧尽天良的事,即便他铁心石肠都觉得陈氏做得有点过份了。
英语翻译
- 英语:
as hard as the nether millstone
铁心石肠相关词语
- 1 身无寸铁
- 身边没有武器。谓赤手空拳。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5回:“庑下预伏壮士,突然杀出,将二人砍为数段。虽有从人,身无寸铁,一时毕命。”语法:身无寸铁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境遇。示例:曾朴《孽海花》第33回:“当时照例搜检了一通,真的身无寸铁。”
- 2 触目经心
- 见到而萦烦于心。出处:明·何大复《感春》诗:“风光物色元非恶,触目经心偏苦情。”语法:触目经心作谓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
- 3 一身五心
- 比喻杂念很多。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语法:一身五心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忧心如醉
-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出处:《诗经·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语法:忧心如醉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5 力不从心
-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语法:力不从心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用于谦辞。示例:按我的政治思想水平、斗争阅历和知识能力,担当编选陈毅同志诗词的工作确是力不从心。(张茜《陈毅诗词选集 序言》)
- 6 枕石嗽流
- 见“枕石漱流”。出处: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苟徒枕石嗽流,嘲弄烟月以为旷达,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且非君所以自待也。”语法:枕石嗽流作谓语、宾语;指隐居生活。
- 7 一心无二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出处:《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语法:一心无二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既一心无二,偷功夫应付些了。元 无名氏《醉中天 咏鞋》
- 8 两心一体
- 两心:彼此的心意。 指彼此的心意一致。出处:南朝·梁·沈约《四时白纻歌·秋白纻》:“双心一意俱徊翔,吐情寄君君莫忘。”
- 9 心服口不服
- 服:信服。心里信服嘴上却不承认出处:马烽《吕梁英雄传》第43回:“老武听了,还有点心服口不服。”语法:心服口不服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表面不信服。示例:听了这番解释,她还是心服口不服
- 10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出处:先秦 庄周《庄子 寓言》:“利义陈乎前,而好恶是非直服人之口而已矣。使人乃以心服,而不敢蘁立,定天下之定。”语法:心服口服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示例:如今请出一个管得着的人来管一管,嫂子就心服口服,也知道规矩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 11 心浮气躁
- 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自己没有应付不了的人,也很少心浮气躁过,此刻是怎么回事?”语法:心浮气躁作谓语、定语;指人静不下心。示例:宗璞《南渡记》第三章:“绛初看见玮玮满头的汗,心浮气躁的样子,有些责怪。”
- 12 忍心害理
- 忍:残忍。心地残忍,丧尽天良。出处:《诗·大雅·桑柔》:“维彼忍心,是顾是复。”语法:忍心害理作谓语、定语;指人心肠狠。示例:此时若教抛撇祖父,一人独去,即使女儿心如铁石,亦不能忍心害理至此。(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回)
- 13 心痒难挠
- 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出处: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着小生迷留没乱,心痒难挠。”语法:心痒难挠偏正式;作宾语;形容高兴得不知如何才好。示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57回:“只觉得个心痒难挠,算是享尽了平生未有之福。”
- 14 回肠结气
- 回:回转。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出处:清·李慈铭《越缦堂诗话》上卷:“其词凄丽妍约,情不自胜,令人诵之回肠结气,几欲掩过纳兰容若。”语法:回肠结气作谓语、定语;比喻音乐文章感人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