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行不贰简介
言行不贰的意思
解释:
犹言言行一致。
出处:
《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语法:
言行不贰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言行不贰相关词语
- 1 不亢不卑
- 亢:高傲;卑:低、自卑。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语法:不亢不卑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为人处事有分寸、得体。示例:他这远愁近虑,不亢不卑,他们奶奶就不是和咱们好,听他这一番话,也必要自愧的变好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 2 发无不捷
- 犹言战无不胜。 清 曾国藩 《李勇毅公神道碑铭》:“ 忠武 戰必身先,驍果縝密。公則規畫大計,而不甚較一戰之利。至其臨陣,百審一發,發無不捷,成功一也。”
- 3 不落窠臼
- 窠臼:旧框框;老套子;现成格式。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俗套。也作“不落俗套”。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语法:不落窠臼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文章和艺术品。示例:这“凸”“凹”历来用的人最少,如今直用作轩馆之名,更觉新鲜,不落窠臼。(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六回)
- 4 救急不救穷
- 只能救一时的急难,不能救长时间
- 5 藕断丝不断
- 比喻表面上关系已断,实际上仍有牵连语法:藕断丝不断作谓语、定语;同“藕断丝连”。示例:虽然他们已经离了婚,但实际上他们是藕断丝不断
- 6 知不诈愚
- 知:通“智”。聪明人不欺诈老实愚昧的人出处:无名氏《武都太守李翕西狭颂》:“政约令行,强不暴寡,知不诈愚。”语法:知不诈愚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守正不回
- 坚守正道,不屈从。出处:《周书·王罴传》:“罴轻侮权势,守正不回,皆此英也。”语法:守正不回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宋·苏轼《张九龄不肯用张守珪、华仙客》:“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惟张九龄一人。”
- 8 风言风语
- 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种说法。出处:汉 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狂误。”语法:风言风语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为她高高丰满的胸脯和厚实的脚板,母亲忍受过许多风言风语的责难。(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
- 9 行兵布阵
- 行兵:出兵。带兵出征和布置战斗阵势。泛指军事指挥之术。亦作“行兵列阵”。出处: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四回:“有一将,名继业,人号为令公,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语法:行兵布阵作谓语、宾语;用于军事。示例:老僧有兵书一册,内有传枪之法,并行兵布阵妙用。今赠与令郎,用心温习。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
- 10 不乏先例
- 有不少从前的事可以作为例子。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四卷第14章:“明末起义首领中一向重视养子,而且以养子继承皇位的事在五代不乏先例。”语法:不乏先例作谓语;用于口语。示例:这样的事情在古代已经不乏先例了
- 11 巧言如簧
-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出处:《诗经·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颜之厚矣。”语法:巧言如簧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能说会道。示例:你这无耻的谰言,你这巧言如簧的挑拨离间,亏你还戴着一个人的面孔。(郭沫若《屈原》第四幕)
- 12 出位僭言
- 出:超出;僭:超越本分。超越自己的地位说出无权说或不应说的话出处:唐·柳宗元《上裴晋公度献唐雅诗启》:“出位僭言,惶战交积。”语法:出位僭言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13 不分轩轾
-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语法:不分轩轾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分高低与胜负。示例:但先入之言,容易见听,如果有两个人在慈禧太后心目中不分轩轾,那时想起溥伦的话,关系出入就太大了。(高阳《胭脂井》)
- 14 相应不理
- 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说、要求置之不理出处:谢觉哉《整疯子》:“一些头脑较清醒的人劝他看看现实,悬崖勒马、不要摔下崖去,他都相应不理。”语法:相应不理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