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诛笔伐简介
口诛笔伐的意思
解释:
口:指言语;诛:责罚;笔:指文字。伐:征讨。用言语和文字揭露或批判罪行。
出处:
明 汪廷讷《三祝记 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语法:
口诛笔伐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表示对坏人坏事的揭发与批评。
示例: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新文化的先驱者们对封建主义文化毫不留情地展开了口诛笔伐。
成语造句
- 1.但正如他们口诛笔伐的银行家那样,很少有人会这么想。
- 2.人人口诛笔伐,痛斥祸国殃民的“四人帮”。
- 3.对坏现象我们要口诛笔伐。
- 4.未能将坏人“投畀豺虎”于生前,当然也只好口诛笔伐之于身后。
- 5.当弊案爆发时,人人口诛笔伐那些监守自盗的官员。
- 6.这个反党集团罪恶滔天,铁案如山,理应受到全党全国人民的口诛笔伐。
英语翻译
- 英语:
denounce by tongue and open
- 日语:
口頭であばき,文章で責める
- 俄语:
казнить пером и словом
- 其他:
<德>etwas mündlich und schriftlich verurteilen
口诛笔伐相关词语
- 1 心口如一
- 心里想的和嘴里说的一样。形容诚实直爽。出处:宋 汪应辰《题续池阳集》:“由是观世之议论,谬于是非邪正之实者,未必心以为是,使士大夫心口如一,岂复有纷纷之患哉!”语法:心口如一主谓式;作主语、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心口如一,不说假话,这是做人起码应具有的品质。
- 2 口头禅
- 原指和尚常说的禅语或佛号。现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出处:宋 王楙《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语法:口头禅偏正式;作宾语;指经常挂在口头上而无实际意义的词句。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人言可畏》:“‘有闻必录’或‘并无能力’的话,都不是向上的负责的记者所该采用的口头禅。”
- 3 冲口而出
- 不加思索;随口说出。多指说话失于检点。出处:宋 苏轼《跋欧阳公书》:“此数十纸,皆文忠公冲口而出,纵手而成,初不加意者也。”语法:冲口而出偏正式;作谓语;形容说话随便。示例:无如他此时是满怀的遂心快意,满面的吐气扬眉,话挤话不由得冲口而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七回)
- 4 杀人灭口
- 杀害证人以毁灭口供出处:《新唐书·王义方传》:“杀人灭口,此生杀之柄,不自主出。”语法:杀人灭口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消灭证据。示例:为了防止凶手杀人灭口,目击证人正受警方严密保护。
- 5 甘冒虎口
- 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出处:《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吾不用田丰言,果为所笑”裴松之注引晋·孙盛曰:“丰知绍将败,败则己必死,甘冒虎口以尽忠规,烈士之于所事,虑不存己。”语法:甘冒虎口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6 钳口吞舌
- 犹言闭口不言。出处:南朝·梁·江淹《诣建平王上书》:“若使下官事非其虚,罪得其实,亦当钳口吞舌,伏匕首以殒身。”语法:钳口吞舌作谓语、宾语;指闭口不说。
- 7 双斧伐孤树
- 指嗜酒好色,摧残身体。出处:《元史·阿沙不花传》:“而惟曲蘖是耽,妃姬是好,是犹双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语法:双斧伐孤树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酒色是耽如以双斧伐孤树;力量不胜如以寸胶澄黄河。”
- 8 餬口四方
- 餬:通“糊”;餬口:寄食。为了生计而四处奔波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寡人有弟,不能和协,而使餬其口于四方。”语法:餬口四方作谓语、宾语;指谋生。示例: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6回:“老夫虽忝列胶庠,素日餬口四方,未能博览。”
- 9 金口御言
- 同“金口玉音”。出处:聂绀弩《独夫之最后》:“一个大人物,真像金口御言,有鬼神相助似的,说什么就是什么。”语法:金口御言作主语、宾语;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示例:我们不能把他的话当作金口御言
- 10 拉家带口
- 带着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属的拖累)。出处: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语法:拉家带口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受家属的拖累。示例:张贤亮《青春期》:“好像单身汉一定要比拉家带口的工人干得多。”
- 11 箭穿雁口
- 箭:弓箭;穿:通过,穿通。比喻闭嘴不出声出处:元·马致远《汉宫秋》:“似箭穿雁口,没个人敢咳嗽。”语法:箭穿雁口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12 有口莫辩
- 虽然有嘴却不能分辨出处:宋·欧阳修《菱溪大石》
- 13 大笔一挥
- 挥:挥写。形容善于写作者运笔神速或任意签字、涂改出处: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3回:“老贼看了,连说:‘妥当结实,就劳贤契大笔一挥。”语法:大笔一挥作谓语;用于签字等。示例:钱钟书《围城》:“他们决不会了解,说不定父亲就会大笔一挥,直接向唐小姐替自己求婚,他会闹这种笑话的。”
- 14 病由口入
- 见“病从口入”。出处:《云笈七签》卷三五:“病由口入,节宣方也;生劳败静,养道性也。”语法:病由口入作宾语、定语;劝诫注意饮食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