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土不让简介
寸土不让的意思
解释:
一寸土地也不让人。
出处:
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起来,寸土不让。”
语法:
寸土不让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放弃任何利益。
示例:
寸土必守,寸土不让,坚决守住阵地。(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回忆淮海战役》)
寸土不让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寸土必争
- 反义词
成语造句
- 1.保护国土资源必须严格执法,寸土不让。
- 2.戌边卫国,寸土不让。
- 3.要么抱残守缺,寸土不让,除了喷喷爱国口水外什么都不能做;要么咬紧牙关,忍辱负重。
- 4.这是一场德比战,大家都寸土不让.
- 5.怎么变成现在寸土不让,斤斤计较的呢?虽然不是以“阿贾克斯的方式”
- 6.这三人都不是善茬,不但寸土不让,反而开始积极备战,针锋相对起来。
英语翻译
- 英语:
never to yield an inch of ground
寸土不让相关词语
- 1 不足齿数
- 足:值得。表示数不上,不值得一提。出处: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泥土和天才比,当然是不足齿数的。”语法:不足齿数动宾式;作谓语;表示不能相提并论。示例: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鲁迅《呐喊 阿Q正传》)
- 2 临死不恐
- 恐:恐惧。遇到危难,毫不畏惧出处:西汉·刘秀《新序·义勇》:“吾闻知命之士,见利不动,临死不恐。”语法:临死不恐作谓语、定语;指胆大志坚。示例:她临死不恐,视死如归
- 3 括囊不言
- 括囊:扎束袋口。 扎紧袋口不讲话。比喻闭口不言。出处:汉·桓宽《盐铁论·杂记》:“车丞相即周鲁之列,当轴处中,括囊不言,容身而去,彼哉!彼哉!”
- 4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攻:攻打;克:攻克。没有攻占不下来的。形容力量无比强大。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语法: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力量无比强大。示例:把这支部队说成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天将神兵。吴强《红日》
- 5 方寸大乱
- 形容心情不好,思绪很乱。
- 6 罪不容死
- 罪恶极大,处死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语法:罪不容死作谓语、宾语;指罪恶极大。示例:《平鬼传》第一回:“倘有恶贯满盈,罪不容死的,生擒前来,再以阴间刑法治之。”
- 7 万古不磨
- 磨:磨灭。永远不会磨灭出处: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语法:万古不磨作谓语、定语;用于功绩等。
- 8 资不抵债
- ◎ 资不抵债zībùdǐzhài[insolvency] 指个人或企业的全部债务超过其资产总值以致不足以清偿债权人的财务状况示例:因资不抵债无法继续办学,并经审批机关批准的。
- 9 不壹而足
- 见“不一而足”。出处:《汉书·陈汤传》:“御使大夫财禹、博士匡衡以为《春秋》之义‘许夷狄者,不壹而足’,今郅支单于乡化未醇,所在绝远,宜令使者送其子至塞而还。”颜师古注:“言节制之,不皆称其所求也。”语法:不壹而足作谓语、分句;用于句尾。
- 10 油盐不进
- 形容人十分固执。
- 11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出处:晋张华《鹪鹩赋》:“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语法: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复句式;作主语、分句;用于甘居中游的思想。示例:在些地方我不如人,但有些地方人不如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杨献珍《加强党性锻炼》)
- 12 远水解不了近渴
- 比喻慢的办法救不了急。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这也容易,只是'远水解不得近渴'。”语法:远水解不了近渴动宾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示例:老舍《四世同堂》:“离咱们这儿远得很呢!远水解不了近渴呀!”
- 13 巧诈不如拙诚
- 奸巧的虚伪不如笨拙的诚实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林》:“故曰:巧诈不如拙诚。乐羊以有功见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语法:巧诈不如拙诚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威武不屈
- 强暴的压力不能使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威武:权势;武力。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语法:威武不屈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小说《红岩》塑造了一大批威武不屈、大义凛然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光辉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