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首挺胸简介
昂首挺胸的意思
解释: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出处: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语法:
昂首挺胸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于人的精神状态。
示例:
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王之燕同志领头高呼起口号。(《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
成语造句
- 1.刘胡兰大义凛然,昂首挺胸地站在敌人面前。
- 2.她昂首挺胸地站在那里,就好像一棵挺拔的青松。她瞪大的双眼亮闪闪的似要喷出怒火,去烧死那些为非作歹的敌人。她的双手紧握成拳头,想要砸碎这个万恶的旧世界。
- 3.现在我们感到我们又可以昂首挺胸地做人了。
- 4.他喜欢这种昂首挺胸的感觉,觉得自己活得像个男人。
- 5.这只大公鸡走起路来昂首挺胸,神气十足。
- 6.我们昂首挺胸大步向前进。
英语翻译
- 英语:
one's head up <to show self-respect; to carry one's head high>
昂首挺胸相关词语
- 1 痛心病首
- 犹痛心疾首。形容极其悲愤。出处:《新唐书 突厥传上》:“帝谓群臣曰:‘往国家初定,太上皇以百姓故,奉突厥,诡而臣之,联常痛心病首,思一刷耻于天下。”语法:痛心病首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胸无宿物
- 宿:过夜。胸中没有过夜的东西。比喻心地坦率,没有成见。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赤玉胸中无宿物。”语法:胸无宿物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毕为人坦直,胸无宿物,微泄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狐梦》)
- 3 成竹在胸
- 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语法:成竹在胸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示例:他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容不迫,成竹在胸。
- 4 伏首帖耳
- 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何垠注:“伏首帖耳,狗畏人貌。”语法:伏首帖耳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非常驯服的样子。
- 5 昂藏七尺
- 指轩昂伟岸的男子汉。出处:明 汪廷讷《种玉记 奇术》:“天付昂藏七尺躯,寻章摘句懒攻儒。”语法:昂藏七尺主谓式;作主语、定语;指高大的男人。示例: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服务的态度二》:“我们每个昂藏七尺之躯,活了几十年,至少的也活了十几年,难道还不懂得做人之道吗?”
- 6 拍胸脯
- 表示负责,敢打包票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回:“他亲家听了,自然是拍胸脯,一力承当,把他欢喜的了不得。”语法:拍胸脯作谓语、定语、状语;多用于口语。
- 7 俛首系颈
- 俛:同“俯”,低下。低下头,用绳子拴着脖子。形容卑躬屈膝低头认罪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语法:俛首系颈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
- 8 挺鹿走险
- 挺而走险。指事急之时,被迫冒险行事。出处:语出《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鹿死不择音(荫)’小国之事大国也,德则其人也,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语法:挺鹿走险作谓语、定语;指冒险。
- 9 贸首之仇
-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出处:《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语法:贸首之仇作宾语;指深仇大恨。
- 10 皓首苍颜
- 皓:白色的样子;首:头发;颜:面孔。雪白的头发,灰暗的面孔。形容老年人的容貌。出处:明·无名氏《午时牌》第一折:“相当初太公垂钓,伊尹耕锄,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语法:皓首苍颜作宾语、定语;形容老年人的容貌。示例: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六卷:“今日归拜慈帏,忽觉皓首苍颜,须信人生如白驹之过隙也。”
- 11 袒胸露背
- 敞开上衣,露出胳膊。出处: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71回:“湛越加咆哮,迫令宫女褫李氏衣,使她袒胸露背,然后取鞭自挞。”语法:袒胸露背作谓语、定语;指衣冠不整。示例:张贤亮《习惯死亡》第三部:“在袒胸露背的西方女士里你包裹得如同一辆轻型坦克。”
- 12 砥锋挺锷
- 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出处:《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语法:砥锋挺锷作谓语;用于反抗。
- 13 巍然挺立
- 巍然:高大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出处: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语法:巍然挺立作谓语;指高耸。
- 14 首丘之念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出处:《金史·时青传》:“仆虽偷生寄食他国,首丘之念未尝一日忘之。”语法:首丘之念作宾语;比喻不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