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毡旧物简介
青毡旧物的意思
解释:
青毡子是家传的故物。比喻珍贵之物
出处:
《晋书·王献之传》:“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
语法:
青毡旧物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珍贵之物。
示例:
青毡旧物也是很值钱的
青毡旧物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旧物青毡
成语故事
- 东晋时期,大书法家王献之为人宽宏大量。一天夜晚,他因工作到深夜就睡在书房,恰好那天晚上有几个小偷潜入书房,大肆把书房内值钱的东西都装了起来,当他偷一块旧毡子时,王献之说:“你们把值钱的东西拿走,青毡子留下。”
青毡旧物相关词语
- 1 旧识新交
- 识:相识;交:结交。老相识新朋友。形容朋友很多出处:清·黄遵宪《乡人以余远归争来询问》诗:“旧识新交遍天下,可如亲戚话依依。”语法:旧识新交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朋友。
- 2 青巾校尉
- 东汉 职官名。 光武建武 三年初置青巾左校尉官,十五年改青巾校尉为越骑校尉。见《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后诗文中亦用以泛指武职官员。 唐韩翃 《送刘将军》诗:“青巾校尉遥相许,墨矟将军莫大夸。”
- 3 青藜学士
- 指博学之士。出处:《三辅黄图·阁》:“刘向于成帝之末,校书天禄阁,专精覃思。夜有老人,著黄衣,直青藜杖,叩阁而进。见向暗中独坐诵书,老父乃吹杖端,烟然,因以见向,授《五行洪范》之文。至曙而来,请问姓名,云:我是太乙之精,天帝闻卯金之子有博学者,下而观焉。”语法:青藜学士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尔昔为青藜学士,今为白头老监,岂非馆阁之嘉话,朝廷之盛举欤!宋·刘克庄《徐复除秘书少监制》
- 4 抚世酬物
- 谓治政理事,待人接物。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五:“后之君子,穷而讲道明理,达而抚世酬物,谨无着一能读书之心横在胸中也哉!”语法:抚世酬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自是抚世酬物,一出于正,而异端无实之说,了若不经意。明·宋濂《故天台朱府君霞坞阡表》
- 5 青脸獠牙
- 獠牙:露出嘴唇的长牙。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回:“那真君抖搜精威,摇身一变,变得身高万丈……青脸獠牙,朱红头发,恶狠狠,望大圣着头就砍。”语法:青脸獠牙作定语、宾语、状语;指面目可憎。
- 6 平步青云
- 平:平稳;稳当;步:行步;走上;登上;青云:青天。比喻官位很高。比喻一下子轻易地登上了很高的官位。旧时用以形容科举及第;或陡然富贵。出处:宋 袁文《瓮牖闲评》第三卷:“廉宣仲才高,幼年及第,宰相张邦昌纳为婿。当徽宗时自谓平步青云。”语法:平步青云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祝辞。示例:本图平步上青云,直为红颜滞此身。(元 关汉卿《谢天香》楔子)
- 7 整躬率物
- 整饬自身做出榜样,以为下属示范。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六十回:“为此拿定了主意,想把这些做官的先陶熔到一个程度,好等他们出去,整躬率物,出身加民。”语法:整躬率物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8 天生尤物
- 指容貌艳丽的女子。出处:明 梅鼎祚《玉合记 砥节》:“看他虽是禅踪,自然冶态,正是那天生尤物,世不虚名。”语法:天生尤物偏正式;作宾语;指天生容貌艳丽的女子。
- 9 感物伤怀
- 感:感动;伤怀:伤心。因见到某种事物而感动伤心语法:感物伤怀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情感等。示例:女人们经常爱感物伤怀,那叫感情丰富
- 10 暗室求物
- 在没有光亮的房间寻找东西。比喻读书不得要领,难见成效。出处:《朱子语类辑略 总论为学之方》:“如暗室求物,把火来便照见;若只管去摸索,费尽心力,只是搜索不见。”语法:暗室求物作宾语、定语;指没有目的。示例:这样做下去就如同暗室求物一样没有成效
- 11 玉堂人物
- 泛指显贵的文士。出处:金·元好问《息轩秋江捕鱼图》诗之三:“玉堂人物今何在,纸尾题诗一慨然。”语法:玉堂人物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至二世兄富丽堂皇,不用说,将来一定是玉堂人物了!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
- 12 触物伤情
- 触:触动,感动。看到某一景物内心感到悲伤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惟有黛玉看见他家乡之物,反自触物伤情。”语法:触物伤情作谓语、宾语;指见到某物品而伤心。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15章:“是因他的小妾张氏和儿子青哥、意哥死在那里,去后会触物伤情。”
- 13 迎新送旧
- ①谓迎来新的,送走旧的。②特指妓女生涯。出处:《汉书·王嘉传》:“吏或居官数月而退,送故迎新,交错道路。”语法:迎新送旧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交往等。示例:我管的那僧尼道俗乐人,迎新送旧都是小人该管。元·关汉卿《谢天香》楔子
- 14 探囊取物
- 囊:口袋;探囊:向袋里摸取。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出处:《新五代史 南唐世家 李煜》:“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语法:探囊取物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点小事,如探囊取物。(梁斌《播火记》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