遁名匿迹简介
遁名匿迹的意思
解释:
遁:隐藏;匿:藏匿。隐姓埋名,不让人闻知。
出处:
宋·苏舜钦《粹隐堂记》:“一不与细合,则飒然远举,遁名匿迹,惟恐有闻于人也。”
语法:
遁名匿迹作谓语、宾语;指隐姓埋名,不让人知道。
示例:
为了逃避责任,他竟然遁名匿迹了
遁名匿迹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隐姓埋名
遁名匿迹相关词语
- 1 功成名立
- 成:成功;名:名利。建立了功绩,名声也有了。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54回:“功成名立,偕老林泉,这是我的夙愿。”语法:功成名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功绩与名利都得到。
- 2 浮名薄利
- 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出处:宋 赵师侠《扑蝴蝶》:“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语法:浮名薄利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 3 骈肩接迹
- 同“骈肩累迹”。出处:宋·刘炎《迩言》:“游者骈肩接迹,观者啧啧咏叹。”语法:骈肩接迹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多拥挤。
- 4 蛛丝马迹
- 比喻隐约可寻的线索。蛛丝:蜘蛛丝;马迹:灶马的痕迹。出处:唐 杨筠松《龙经 武曲星》:“抛梭马迹,蛛丝长,梭中自有丝不断。”语法:蛛丝马迹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机敏的公安人员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很快找到了作案人的线索。
- 5 人死留名
- 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出处: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 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语法:人死留名复句式;作分句;常与豹死留皮连用。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总要做件把别人做不到的事。”
- 6 名目繁多
- 指事物的花样或名称非常多。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回:“还有学生卫兵,女子精武军,及男女赤十字会,名目繁多,数不胜数。”语法:名目繁多作谓语、定语;指种类多。示例:余秋雨《霜冷长河·长者》:“没准也会奉命参与一些诸如‘反击右倾翻案风’和其它名目繁多的小运动。”
- 7 闻名遐迩
- 遐:远;迩:近。形容名声很大,远近都知道。出处:《南齐书 高帝纪上》:“上流声议,遐迩所闻。”语法:闻名遐迩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名声很大。示例:霍达《穆斯林的葬礼》第九章:“亨特父子陪着客人游览了闻名遐迩的‘大伦敦’。”
- 8 匿迹隐形
- 隐:隐藏。隐藏形迹,不使人知。出处:元 高文秀《黑旋风》第一折:“那厮口内顽涎望着我面上零,再不和他亲折征,我只是吞声忍气,匿迹潜形。”语法:匿迹隐形作谓语、宾语、定语;指隐身。示例:师徒们匿迹隐形,不知何日寻得取经人。明 杨志和《四游记 西游记 观音路降猴妖》
- 9 遁光不耀
- 遁:隐藏;耀:显耀。隐去光芒,不使显耀。比喻暗中做好事,不向人们显示。出处: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辞重而清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耀。”
- 10 杜门屏迹
- 见“杜门晦迹”。出处: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语法:杜门屏迹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11 恶迹昭著
-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出处: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语法:恶迹昭著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 12 干名采誉
- 干:求;采:取。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终军传》:“而直矫作威福,以从民望,干名采誉,此明圣所必加诛也。”语法:干名采誉联合式;作谓语;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名誉。
- 13 名垂百世
- 垂:流传下去。好名声流传后代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命终三纪,名垂百世。”语法:名垂百世作谓语、定语;指好名声。
- 14 敛声匿迹
- 不声张,不露面。形容隐藏起来,不公开出现。出处:《解放日报》1944.8.18:“这样,识时务的就不得不敛声匿迹。”语法:敛声匿迹作谓语;指藏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