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门屏迹简介
杜门屏迹的意思
解释:
见“杜门晦迹”。
出处:
唐·杨炯《后周宇文公神道碑》:“公杜门屏迹,心不自安,与门生故吏数百人归于后魏。”
语法:
杜门屏迹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杜门屏迹相关词语
- 1 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出处: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语法: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
- 2 杜口结舌
- 犹言杜口吞声。出处: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语法:杜口结舌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示例: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晋书·傅玄传》
- 3 前门去虎,后门进狼
- 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同“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二篇:“你想,那样多的草莽英雄又闯进了成都城,这不正是‘前门去虎,后门进狼’?”语法:前门去虎,后门进狼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一害接一害。
- 4 恶迹昭著
- 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出处: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语法:恶迹昭著作谓语、定语;用于坏人。
- 5 八门五花
- 八门:八门阵;五花:五行阵。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出处:清·张潮《虞初新志》:“群峰乱峙,四布罗引,如平沙万幕,八门五花。”语法:八门五花作谓语、定语;指种类多。示例:世事多变,如八门五花一般
- 6 潜踪隐迹
- 隐蔽踪迹。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我到此地了,你们却潜踪隐迹,没处追寻。”语法:潜踪隐迹作谓语、宾语;用于隐居。
- 7 房谋杜断
- 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出处:《旧唐书 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语法:房谋杜断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示例:房谋兼杜断,萧律继曹遵。元雅琥《上执政四十韵》
- 8 血迹斑斑
- 形容留下的血迹很多。出处: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就是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语法:血迹斑斑作谓语、定语;指非常恐怖。示例: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最终都成了友情的不毛之地,甚至血迹斑斑,荒冢丛丛。”
- 9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出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语法:闭门读书作谓语;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10 旁门左道
- 左:不正;门:派别;道:路。喻指思想体系。泛指不正派不正经的东西。出处: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旁门,不分披毛带角的人,湿生卵化之辈,皆可同群共处。”语法:旁门左道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马克思主义理论刚传入中国时,曾被许多顽固分子视作旁门左道、邪魔异教而大加斥责。
- 11 鬼门关
- 迷信传说中的阴阳交界的关口。比喻凶险的地方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5回:“那知越吃越离‘鬼门关’近,这样治病,无怪又生出斗殴的事来。”语法:鬼门关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口语。示例:刘白羽《长江三峡》:“泄滩青滩不算滩,崆岭才是鬼门关。”
- 12 三尺门里
- 东北方言,指家庭之内的事。出处:董玉振《精明人的苦恼》:“我管不着三尺门外,还管得着三尺门里 。”
- 13 门庭冷落
- 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 14 龙门点额
-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故以“龙门点额”喻仕路失意或科场落第。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尔雅》曰:‘鳣,有也。’出巩穴三月,则上渡龙门,得渡为龙矣,否则点额而还。”语法:龙门点额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考试等。示例:俞良八千有馀多路,来到临安,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龙门点额,金榜无名。《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