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日絫久简介
积日絫久的意思
解释:
久经时日。絫,同“ 累 ”。《汉书·董仲舒传》:“且古所謂功者,以任官稱職爲差,非謂積日絫久也。故小材雖絫日,不離於小官;賢材雖未久,不害爲輔佐。”
积日絫久相关词语
- 1 积小致巨
- 致:达到;巨:大。一点一滴的积累,就会从小到大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臣闻众小成多,积小致巨,故圣人莫不以暗致明,以微至显。”语法:积小致巨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积累。
- 2 千日醉酒
- 喝了能醉一千天的酒。比喻好酒语法:千日醉酒作宾语、定语;比喻好酒。示例:你敢喝这千日醉酒吗?
- 3 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比喻对学习、工作没有恒心,经常中断,不能长期坚持。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因此也假说来上学,不过是三日打鱼,两日晒网,白送些束修礼物与贾代儒。”语法:三日打鱼,两日晒网作宾语、状语、分句;指没有恒心。示例:体育锻炼要每天坚持,不要三日打鱼,两日晒网。
- 4 积劳成病
- 因长期工作,劳累过度而生了病。同“积劳成疾”。出处:《东周列国志》第六九回:“公孙归生积劳成病,卧不能起,城中食尽,饿死者居半,守者疲困,不能御敌。”语法:积劳成病作谓语、宾语;指因长期过度劳累而得病。示例: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吴师孟部长因为积劳成病,不幸去世了。”
- 5 一日并命
- 形容极受恩宠,一天之内并拜升迁之命。出处:《新唐书·赵宗儒传》:“时父骅迁秘书少监,德宗欲宠其门,使一日并命。”
- 6 一日之谊
- 指短暂的交往。指交情不深。出处:《汉书·谷永传》:“永奏书谢凤曰:‘永斗筲之材,质薄学朽,无一日之雅,左右之介。’”
- 7 日暮穷途
- 天已晚了,路已走到了尽头。比喻到了末日或衰亡的境地。
- 8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 太阳升起就起来劳动,太阳下山就休息。原指上古人民的生活方式,后亦泛指单纯简朴的生活。出处:《庄子 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语法: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简朴的生活。示例:席匠铺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按节令耕种收打,按政策交售爱国粮,过着平平静静的生活。《花城》1981年第6期
- 9 一日三覆
- 同“一日三复”。出处:《孔子家语·弟子行》:“独居思仁,公言仁义。其于诗也,则一日三覆,白圭之玷,是宫绦之行也。”按,《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家语》本此。语法:一日三覆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0 旷日引月
- 引:迁延。历时长久。同“旷日引久”。出处:宋 朱熹《与黄枢密书》:“旷日引月,不闻进发之期。”语法:旷日引月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11 日省月试
- 省:检查;试:考核。每天检查,每月考核。形容经常查考。出处:《礼记·中庸》:“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语法:日省月试作谓语、宾语;形容经常查考。
- 12 处心积虑
- 处心:存心;积虑:图谋了很长时间。指存心很久;费尽心机。也指千方百计地谋算。出处:《穀梁传 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语法:处心积虑联合式;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示例: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 13 久客思归
- 指长期客居在外,想回归故乡出处:汉·焦延寿《易林》
- 14 日昃之离
- 昃:太阳西斜;离:附着。太阳西斜附在天边,不久将落。出处:《周易·离》:“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耄之嗟,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