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者必取其一简介
二者必取其一的意思
解释:
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
出处: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种方针:放还是收呢?二者必取其一。”
语法:
二者必取其一作宾语、定语、分句;指两种选其一。
二者必取其一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二者必居其一
成语造句
- 1.纳吉布说,马来西亚不希望陷入一种二者必取其一的处境。
- 2.“有德无才近于愚人,有才无德近于小人,二者必取其一,宁取愚人不取小人。
- 3.一个领导干部,德才兼备,当然最理想;如果,或者有德缺才,或者有才缺德,二者必取其一,则宁愿取前者,因为,有德缺才,至多办不成事,有才缺德。
- 4.因此,不是停战就是媾和,二者必取其一。
- 5.只是这样一来,或者使发动机的功率提高,或者是不得已降低机动性,二者必取其一。
英语翻译
- 英语:
A door must be either shut or open.
二者必取其一相关词语
- 1 自高其功
- 自以为劳苦功高。指居功自傲出处:明·周承邦《兵家要领·戒骄篇》:“骄则自高其功,自神其智,自矜其勇。”语法:自高其功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出处:老舍《小坡的生日》:“南星摸着头上的大包,颇有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的神气。”语法: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3 凡百一新
- 凡:全部;百:指事物多。 所有的事物都有了新气象。 鲁迅《书信集·致陈浚》:“瞬届发暮,凡百一新,弟之处境,亦同鸡肋矣。”
- 4 一字长城
- 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也指一言奏效,可比长城。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折寇》:“仗恩台一字长城,借寒儒八面威风。”语法:一字长城偏正式;作宾语;指一言奏效。
- 5 别树一帜
- 别:另外;树:建立。另外立起一面旗帜。比喻开创新路另成一家。出处:清 邹容《革命军》第二章:“中国士人,又有一种岸然道貌,根器特异,别树一帜,以号于众者。”语法:别树一帜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另创局面,自成一家。示例:Gastev是主张善用时间,别树一帜的,本集只收了一幅。(鲁迅《集外集拾遗 〈新俄画选〉小引》)
- 6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 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出处:《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语法: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复句式;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示例:鲁迅《彷徨·孤独者》:“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满眼是凄凉和空空洞洞,不但器具所余无几了。”
- 7 含糊其词
- 含糊:不明确,不清晰。词:话语。故意把话说得模棱两可,不清楚,不明确。出处:唐·陆贽《论缘边守备事宜壮》:“即相执证,理全辨明,朝廷每为含糊,未尝穷究曲直。”语法:含糊其词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话说得不清不楚。示例:二人先受岸贾之瞩,含糊其词,不肯替赵氏分辨。(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七回)
- 8 言过其实
-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实际能力。现多指说话说得过分夸张、不符合实际。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马良传》:“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语法:言过其实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21章:“他被梁大老汉言过其实的话吓唬住了。”
- 9 一枝独秀
- 形容在同类事物中最为突出,最为优秀。示例:许多人认为传统產业已接近穷途末路,没想到他能败中求胜,一枝独秀。
- 10 不值一驳
- 不值得批驳。出处:马识途《清江壮歌》第七章:“至于你哼哼唧唧地说那套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话儿,是不值一驳的。”语法:不值一驳作谓语、定语;用于观点等。示例:对于他所提有关修改方案的提议,完全没有事实根据,不值一驳。
- 11 天字第一号
- 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出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语法:天字第一号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最高的。示例:茅盾《如是我见我闻》:“现在天字第一号的生意,该推运输业。”
- 12 各尽其责
- 各:各自,每个;尽:完全;责:职责。指每个人要尽到自己的职责语法:各尽其责作宾语、定语;指各自完成自己的使命。示例:我们要各尽其责,团结一致
- 13 弃瑕取用
- 指不计较缺点、过失而录用人才。出处:汉 陈琳《为袁绍讨檄豫州》:“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暇取用。”语法:弃瑕取用作谓语、定语;指录用人才。示例:据以为天下未定,宜以功覆过,弃瑕取用,举清厉浊。《三国志·吴志·朱据传》
- 14 取乱存亡
- 古代国家的一种自视正义的对外策略。谓夺取政治荒乱的国家,保全将亡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