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过夕改简介
朝过夕改的意思
解释:
形容改正错误快。
出处:
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语法:
朝过夕改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迅速改正错误。
示例:
我们对待过错的正确方法就是朝过夕改
朝过夕改相关词语
- 1 文过饰非
- 用漂亮的言词掩饰自己的过失和错误。文、饰:掩饰;过、非:过失、错误。出处:唐 刘知幾《史通 惑经》:“期则圣人设教,其理含宏,或援誓以表心,或称非以委屈。岂与夫庸儒末学,文过饰非,使夫问者缄辞杜口,怀疑不展,若是而已哉!”语法:文过饰非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其实错了就老实自己承认,倒是精神安泰的事情;文过饰非是最苦痛的勾当。(邹韬奋《论文、杂感、随笔 硬吞香蕉皮》)
- 2 瞒天过海
- 瞒住上天;偷渡大海。形容采取谎言和伪装蒙蔽别人以达到目的的欺骗行为。出处:明 阮大铖《燕子笺 购幸》:“我做提控最有名,瞒天过海无人问,今年大比期又临。”语法:瞒天过海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这么大一件事,被他廖廖数语竟然瞒天过海。
- 3 暮虢朝虞
- 春秋时晋国假道虞国去打虢国,打下虢国之后,在归途中又把虞国灭了。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出处:金 元好问《俳体雪香亭杂咏》:“洛阳城阙变灰烟,暮虢朝虞只眼前。”语法:暮虢朝虞联合式;作定语、宾语;比喻覆灭变迁的迅速。
- 4 操之过激
- 指处事过于激烈。出处:文公直《辛亥革命运动中这新军》:“鄂督瑞澄操之过激,捕杀民党无虚日。”语法:操之过激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别人不要鲁莽。示例:日本于此,颇惧操之过激,招列强之反感。李大钊《国民与薪胆》
- 5 求过于供
- 需求多而供应量少语法:求过于供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商品。示例:印刷用纸若是求过于供,便会影响出版品的及时问世。
- 6 改恶为善
- 不再作恶,重新做人。出处:《礼记·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语法:改恶为善作谓语、定语;指转好。
- 7 月夜花朝
- 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出处:《旧唐书 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语法:月夜花朝作宾语、定语;指良辰美景。示例:不是我骋粗豪,强霸着月夜花朝。(元 周文质《赏花时 风情》)
- 8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出处:《战国策 秦策一》:“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语法:争名于朝,争利于市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宋·陈亮《孙天诚墓志铭》:“夫争名于朝,争利于市,而善致富者则曰:‘人弃我取,人取我与。’”
- 9 闭阁思过
- 阁:小门。过:过错。关起门来反省自己的过错。亦作“闭门思过”。出处:《汉书·韩延寿传》:“民有昆弟相与讼田自言,延寿大伤之……是日移病不听事,因入卧传舍,闭阁思过,一县莫知所为。”语法:闭阁思过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有过失的人的反省。
- 10 有过不罪无功受赏
- 有了过错而不治罪,没有功劳却受奖赏。形容赏罚不公。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不忍则不诛有过,好予则不待有功而赏。有过不罪,无功受赏,虽亡,不亦可乎?”
- 11 过庭之训
- 用以指父亲的教诲。出处: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上》:“苌少长藩国,内无过庭之训,外无师傅之道,血气方刚。”语法:过庭之训偏正式;作宾语;指父亲的教诲。示例:宋·张元幹《贺陈都丞除刑部侍郎启》:“夙奉过庭之训,克遵良冶之传。”
- 12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江山:山川,河流;移:改变。改变人的本性比改变自然面貌还困难。强调人的习性是很难改变的出处:元·无名氏《谢金吾》第三折:“可不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语法: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作定语、宾语、分句;形容本性很难改变。示例:巴金《家》:“屡次说你,你总不听。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13 溘先朝露
- 指生命比朝露消失得还快。形容死得过早出处:唐 李德裕《张辟疆论》:“若平勃二人溘先朝露,则刘氏之业必归吕宗。”语法:溘先朝露作谓语、宾语;指生命短暂。示例:质常恐溘先朝露,不得展其旅力,为公扫除。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孝建元年》
- 14 翻然改图
- 迅速改变过来,另作打算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吕凯传》:“将军若能翻然改图,易迹更步,古人不难追,鄙土何足宰哉!”语法:翻然改图偏正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很快转变过来。示例:孙中山《行易知难》第五章:“欲使后知后觉者,了然于向来之迷误,而翻然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