掊斗折衡简介
掊斗折衡的意思
解释:
剖开量物的斗,折断称物的衡。指废除让人争多论少的斗衡。
出处:
《庄子 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语法:
掊斗折衡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掊斗折衡相关词语
- 1 贯斗双龙
- 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固命雷焕为丰城令访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死,失剑所在。焕死,焕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光彩照水,波浪惊沸,出处:据《晋书·张华传》载:“晋张华善望气,见斗牛间常有紫气,固命雷焕为丰城令访之。焕到县,掘狱屋基,得龙泉、太阿两宝剑,华与焕各佩其一。后华死,失剑所在。焕死,焕子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跃出堕水,使人没水取之,[下续示例]语法:[上接出处] 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示例: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章,光彩照水,波浪惊沸,于是失剑。”
- 2 戴日戴斗
- 犹言普天之下。出处:南朝·梁简文帝《序》:“戴日戴斗,靡不来王。”语法:戴日戴斗作宾语、主语;指普天之下。示例:‘戴日戴斗’就是‘普天之下’的意思。方长《关于》
- 3 争红斗紫
- 形容百花争艳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一出:“陌上争红斗紫,窗外莺啼燕语,花落满庭空。”语法:争红斗紫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4 斗筲之人
- 斗:容十升。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像斗筲那样容量的人。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亦用为自谦之词。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语法:斗筲之人偏正式;作主语;含贬义。示例:臣虽斗筲之人,诚窃怀怪,以为笃、景亲近贵臣,当为百僚表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
- 5 争妍斗艳
- 竞相比美。出处:郭沫若《丁东草·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它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语法:争妍斗艳作谓语、定语;指花或美女。示例:海滨公园内,热带的奇花异草,争妍斗艳。雨海《马来西亚的新兴城市——歌打基纳巴卢》
- 6 面折庭争
- 见“面折廷争”。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语法:面折庭争作谓语、定语;指朝廷议事。
- 7 百败不折
- 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出处: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百败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语法:百败不折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意志。
- 8 首肯心折
- 心里佩服,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之至。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东宿闻之,心折首肯。”
- 9 避烦斗捷
- 指避开烦难而比赛简捷。出处:清 薛福成《选举论下》:“惟小楷试贴,一望可知优劣,不能无偏重之势,避烦斗捷,流风相师,久之而考者阅者,皆忘其所以然。”语法:避烦斗捷作谓语;指力求简捷。
- 10 兵无斗志
- 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且说曼伯杀入左军,陈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周兵冲动。”语法:兵无斗志作宾语、定语;用于军事或团体士气。示例:金玉舟《赵匡胤》第18章:“高行周骑虎难下,兵无斗志。”
- 11 争强斗狠
- 犹争强好胜。出处:郭沫若《屈原》第一幕:“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在这儿便种下了堕落的种子。”语法:争强斗狠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个性。
- 12 负衡据鼎
- 谓身居高位,肩负重任。出处: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程器》:“孔光负衡据鼎,而仄媚董贤;况班马之贱职,潘岳之下位哉!”周振甫注:“负衡据鼎,指处丞相位。衡,秤,表持平;鼎,三足,喻三公。”语法:负衡据鼎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地位。
- 13 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 送一斗米救人,人会怀感恩。送一石米给人会使人贪得无厌而反目成仇。指对人帮助要看时机与对象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2回:“郭先生,自古‘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这是我们养他的不是了!”语法: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 14 斗筲之才
- 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形容人的气量狭小,见识短浅出处:宋·苏轼《商鞅论》:“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者。”语法:斗筲之才作主语、宾语;指人的气量狭小。示例:宋·洪迈《容斋续笔·钟繇自劾》:“以斗筲之才,仍见拔擢,显从近密,衔命督使。”
大家在问
衡 字的笔顺写法
衡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衡 ”字共有16画,笔顺写法是:撇 撇 竖 撇 横撇/横钩 竖 横折 横 竖 横 横 撇 点 横 横 竖钩
2、衡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