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利诱简介
威胁利诱的意思
解释: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出处:
李乔《欢笑的金沙江》:“在他的威胁利诱下,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鬼混下去。”
语法:
威胁利诱作谓语、宾语;指软硬兼施的手段。
示例:
张贤亮《父子篇》:“于是,带他去理发店总须威胁利诱一番。”
威胁利诱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威迫利诱
成语造句
- 1.尽管资本家采取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等办法,但工人们仍然坚持继续罢工,并表示不答应条件决不复工。
- 2.敌人的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丝毫不能动摇刘胡兰的坚强意志。
- 3.尽管不法分子用尽各种方法威胁利诱,但他仍拒绝同流合污。
- 4.在敌人的威胁利诱面前,贪生怕死的叛徒出卖了组织和同志。
- 5.敌人威胁利诱,想使革命者投降,只能是徒劳的。
- 6.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江姐报以蔑视的冷笑。
英语翻译
- 英语:
coerce and bribe <intimidate by force and beguile with money>
威胁利诱相关词语
- 1 地无遗利
-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出处: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语法:地无遗利作宾语、定语;用于政策等。
- 2 养威蓄鋭
- 凝聚威力,积蓄锐气。出处:唐·于公异《李晟收复西京露布》:“养威蓄锐,直殄元凶。”示例:殿下自领精锐,速据成皋,养威蓄锐,以逸待劳,出奇计一鼓而即可破建德。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五十八回
- 3 坐收渔利
-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从中得到好处。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燕策二》:“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语法:坐收渔利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勤劳致富光荣,坐收渔利可耻。
- 4 贪利忘义
- 贪求财利,忘却道义。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姚滴珠避羞惹羞》:“我是此间良人家女儿,在姜秀才家为妾,大娘不容。后来连秀才贪利忘义,竟把来卖与这郑妈妈家了。”语法:贪利忘义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见钱眼开。示例: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3回:“邴醒元真贪利忘义小人,反置之左右。”
- 5 惟利是趋
- 见“惟利是图”。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语法:惟利是趋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刘斯奋《白门柳·秋露危城》第八章:“但这些武人向来拥兵自重,惟利是趋。”
- 6 胁肩低首
- 见“胁肩低眉”。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语法:胁肩低首作谓语、定语;指逢迎的样子。
- 7 威风祥麟
- 麒麟和凤凰,古代传说是吉祥的禽兽,只有在太平盛世才能见到。后比喻非常难得的人才。出处:《宋史·符瑞志中》:“元康四年,南郡获威风。”《宋史·乐志一》:“九年,岚州献祥麟。”
- 8 肘胁之患
- 见“肘腋之患”。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王文端》:“明张差之事,殷鉴犹存,吾见上时必当极力言之,以除肘胁之患。”语法:肘胁之患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9 利齿伶牙
- 伶:通“灵”,灵活,乖巧。能说会道。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二折:“你休听那厮说短论长,那般的利齿伶牙。”语法:利齿伶牙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口才好。示例:明·陆采《明珠记·奸谋》:“不要长枪大剑,真个杀人手段高强;生得利齿伶牙,端的吃人脑髓不恕。”
- 10 进利除害
- 犹言兴利除害。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难势》:“夫欲追速致远,不知任王良;欲进利除害,不知任贤能,此则不知类之患也。”语法:进利除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利害得失
-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出处:清·岭南羽衣女士《东欧豪杰传》第四回:“我虽然素有是志,可恨自己学问太浅,不能够把那利害得失,详详密密说将出来,感动大众,所以稽延至今,甚为憾事。”语法:利害得失作主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烟消云散》:“但对其中的利害得失,看得最清楚的是曾经使法的郭嵩焘。”
- 12 惟利是视
- 见“惟利是图”。出处:《晋书·温峤传》:“苏峻小子,惟利是视,残酷骄猜,权相假合。”语法:惟利是视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盖彼之商人惟利是视,不顾大体。清·薛福成《察看英法两国交涉事宜疏》
- 13 朝名市利
-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出处:《战国策·秦策》:“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世,今山川周市,天下之市朝也。”
- 14 名利之境
- 境:场所。名和利的场所。指官场。出处:唐·杨炯《李君神道碑》:“不扫一室,自怀包括之心;独守太玄,且忘名利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