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国忧民简介
忧国忧民的意思
解释:
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出处:
《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语法:
忧国忧民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国人士。
示例:
那时节,朕却忧国忧民。(明 吴承恩《西游记》)
成语造句
- 1.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许多诗篇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2.杜甫怀着忧国忧民的心情,写了不少唤醒世人的诗歌。
- 3.古往今来,忧国忧民一直是文人志士写诗作文的主要内容。
- 4.清朝末年,不少有识之士,面对中国社会群魔乱舞的黑暗现实,忧国忧民,感奋而起。
- 5.表达了作者对改朝换代给底层百姓所带来的疾苦的同情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 6.表达作者忧国忧民,体察民情的宽广胸怀和要求改革社会现实的崇高理想。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concerned about one's country and one's people
忧国忧民相关词语
- 1 窃钩盗国
- 偷钩的要处死,篡夺政权的人成为诸侯。讽刺小盗被杀、大盗窃国的反常现象出处:廖仲恺《有感》:“窃钩盗国将谁咎?扃鐍缄滕只自欺。”语法:窃钩盗国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悮国欺君
- 悮:耽误;欺:欺骗。欺骗君王,祸害国家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八卷:“假如有一等做官的,悮国欺君,侵剥百姓,虽然官高禄厚,难道不是大盗?”语法:悮国欺君作谓语、定语;指祸害国家。
- 3 入国问禁
- 进入别国境界,先了解他们的禁令或禁忌语法:入国问禁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适应异国文化。示例:现在入国问禁可以在网上进行了
- 4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宋大国也,起倾国兵,盛气而来……吾国无宁日矣。”语法:国无宁日作谓语、定语;指国家没有太平的日子。示例:毛泽东《南京政府向何处去?》:“战犯不除,国无宁日。”
- 5 安国宁家
- 指治理国家。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语法:安国宁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治理国家。
- 6 自相惊忧
- 自己人互相惊动扰乱,造成不安。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七年》:“郑人相惊以伯有,曰:‘伯有至矣!’则皆走,不知所往。”语法:自相惊忧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 7 视民如子
- 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语法:视民如子作谓语、定语;用于称赞有仁义道德的官员。示例: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 8 国仇家恨
-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出处: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语法:国仇家恨作宾语;指共同的仇恨。示例:她忍着国仇家恨,被迫去应酬他
- 9 西方净国
- 佛教语。指西方净土出处: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语法:西方净国作宾语;指西方净土。
- 10 黼国黻家
- 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 11 不羁之民
- 羁:束缚;民:百姓。不受束缚的百姓。指不甘就范的民众出处:汉桓宽《盐铁论 论功》:“不牧之地,不羁之民。”语法:不羁之民作宾语;指不甘就范的民众。示例:吉普赛人酷爱自由,是所谓的不羁之民。
- 12 家给民足
-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语法:家给民足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定语;含褒义。示例:《南齐书·刘悛传》:“府库已实,国用有储,乃量奉禄,薄赋税,则家给民足。”
- 13 辅世长民
- 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语法:辅世长民作谓语、定语;指辅佐君主治国。示例:清·侯方域《赠郑大夫序》:“则必有辅世长民者云,而郑公其番番者耶?”
- 14 三徙成国
- 见“三徙成都”。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因》:“舜一徙成邑,再徙成都,三徙成国。”语法:三徙成国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