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宁家简介
安国宁家的意思
解释:
指治理国家。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语法:
安国宁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治理国家。
成语造句
- 1.过去人们在这块土地耕稼陶渔、安国宁家。
- 2.大丈夫将终,不问安国宁家之术,乃作儿女子相问。
- 3.成语安国宁家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方正》。
- 4.我国有一套安国宁家的大计。
- 5.只有真正做到修身、齐家,才能去安国宁家。
- 6.安国宁家的大道理常常被政客们挂在嘴上,不见行动。
安国宁家相关词语
- 1 覆盂之安
- 像覆置的盂那样安稳。比喻稳固,不可动摇。亦作“覆盂之固”。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君子之居也,绥如安裘,晏如覆盂。”语法:覆盂之安作宾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唐·张说《开元正历握乾符颂》:“四海有覆盂之安。”
- 2 惊惶不安
- 由于惊慌,不知所措。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3 平地起家
- 比喻原来没有基础而建立了一番事业示例:他平地起家,却能在数年间建立如此庞大的基业,人们莫不啧啧称奇。
- 4 国仇家恨
- 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破坏之恨。出处:陈荫荣《兴唐传·闹花灯》第九回:“孩子,想当初你姑爹……也是为了报国仇家恨呀!”语法:国仇家恨作宾语;指共同的仇恨。示例:她忍着国仇家恨,被迫去应酬他
- 5 泛家浮宅
- 泛:漂浮水上。形容以船为家,浪迹江湖出处: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龚惟长先生》:“泛家浮宅,不知老之将至。”语法:泛家浮宅作宾语、定语;指浪迹江湖。
- 6 西方净国
- 佛教语。指西方净土出处:清·龚自珍《西郊落花歌》:“西方净国未可到,下笔绮语何漓漓。”语法:西方净国作宾语;指西方净土。
- 7 黼国黻家
- 谓国家文教之治,美如锦绣。
- 8 拉家带口
- 带着一家大小(多指受家属的拖累)。出处:苗培时《矿山烈火》:“老李,我真再也没法过下去了,拉家带口的,可比不了那些光棍们好混。”语法:拉家带口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受家属的拖累。示例:张贤亮《青春期》:“好像单身汉一定要比拉家带口的工人干得多。”
- 9 安家落户
- 安:安置;落户:指定居。①在一个新的地方安家定居。有时指干部到基层长期居住。②也比喻某种动物、植物被移至某地后能生长繁殖。出处:丁玲《杜晚香》:“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语法:安家落户联合式;作谓语、宾语;褒义,可用于人或物。示例:台湾每年可收二三季,我们去只要辛苦得几个月,就可以安家落户了。(郭沫若《郑成功》第四章)
- 10 家长礼短
- 同“家长里短”。出处:《西游记》第四二回:“他问我甚么家长礼短,少米无柴的话说,我也好信口捏脓答他。”语法:家长礼短作宾语、定语;指家庭日常生活琐事。
- 11 家给民足
- 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衣食有余,家给人足。”语法:家给民足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定语;含褒义。示例:《南齐书·刘悛传》:“府库已实,国用有储,乃量奉禄,薄赋税,则家给民足。”
- 12 富贵安乐
- 指富裕而有显贵的地位,过着安宁快乐的生活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今日富贵安乐,从何而来?早晚将些金银,可使人亲到郓城县走一遭,此是第一件要紧的事务。”语法:富贵安乐作宾语、定语;用于生活。
- 13 惶恐不安
- 惶恐:惊慌、害怕。惊慌、害怕得不得安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人民正营。”唐 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语法:惶恐不安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1)第三世界国家日益强大,超级大国都感到惶恐不安了。(2)社会秩序不安定,老百姓居家过日子也会惶恐不安。
- 14 磐石之安
- 形容极稳固。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语法:磐石之安偏正式;作宾语;形容极其安定稳固。示例: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91回:“那时总赖将军等竭力征讨,以定国家磐石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