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年稔简介
民和年稔的意思
解释:
犹言民乐年丰。
出处:
《后汉书·孝桓帝纪》:“幸赖股肱御侮之助,残丑消荡,民和年稔,普天率土,遐迩洽同。”
语法:
民和年稔作宾语、定语;指时局。
民和年稔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民和年丰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people live in peace and good harvests have been gathered for several years.
民和年稔相关词语
- 1 百年谐老
-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出处:《全元散曲 集贤宾 皂罗袍》:“美满恩深情厚,原百年谐老,共守白头。”语法:百年谐老作谓语、宾语;祝人新婚。示例:总只是朝云暮潮。呀,总不如百年谐老。明 顾大典《青衫记 坐湿青衫》
- 2 年年岁岁
- 每年。唐刘希夷 《代悲白头翁》诗:“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朱子语类》卷七一:“又问天心无改移谓何?曰:‘年年岁岁是如此,月月日日是如此。’”
- 3 郑人争年
- 年:年龄。比喻争论的事情既无根据,又无意义。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相与争年者,一人曰:‘吾与尧同年。’其一人曰:‘我与黄帝之兄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语法:郑人争年作宾语、定语;指瞎争论。
- 4 还年驻色
- 恢复年轻,永葆青春。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山栖志》:“金盐重于素壁,玉豉贵于明珠,可以养性销痾,还年驻色。”语法:还年驻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5 十年九不遇
- 比喻很少有,多年也难遇到一次。语法:十年九不遇作定语;指机会难得。示例:这是十年九不遇的机会,你绝不能错过
- 6 国无幸民
- 幸民:侥幸偷生的人。国家治理有方,人民勤于职守,安居乐业。出处:《左传·宣公十六年》:“善人在上,则国无幸民。”
- 7 饮和食德
- 给人吃后感觉到自在、享受和乐,享受到先人的德泽。
- 8 以终天年
- 以:表示目的。终:结束,完了。天年:指人的自然的年寿。指养老送终。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师父只在此间过了,小弟奉养你母子二人,以终天年,多少是好!”语法:以终天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语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茅盾《子夜》:“我早就辞过职了,吴老板还没答应,我只好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10 愚民安知
- 无知的老百姓哪里会知道。
- 11 及笄之年
- 15岁女孩的代称出处:《礼记·内则》
- 12 国泰民安
- 泰:太平。国家太平;人民生活安定。出处: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语法:国泰民安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国家太平,人民安乐。示例: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老舍《龙须沟》第一幕)
- 13 爱民恤物
- 关心、体恤百姓。 [恤:体恤。物:自我以外的人或环境,这里指众人。] 书证:明·周楫《西湖二集》:“做官爱民恤物,今特佑汝。”
- 14 平易近民
- 见“平易近人”。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夫政不简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归之。”语法:平易近民作谓语、宾语;指人或文章等。示例:宋·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和州之政平易近民,百姓至今德如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