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以皦日简介
誓以皦日的意思
解释:
谓誓同生死,亲爱终生。语本《诗 王风大车》:“谷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出处:
《诗经·王风·大车》:“各则异室,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
语法:
誓以皦日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示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女曰:‘能矢山河,仍令秋扇见捐,则惟命是听。’公乃誓以皦日,女不复拒。”
誓以皦日相关词语
- 1 指日誓心
- 对着太阳发誓,表明忠诚无二。出处:唐·李德裕《〈异域归忠传〉序》:“惟嗢没斯精诚上达,天诱其衷。拔自狼居之山,愿拜龙颜之主,封章沥恳,指日誓心,不夺之诚,介如石矣。”语法:指日誓心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2 拭目以待
- 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朝廷旧臣,山林隐士,无不拭目以待。”语法:拭目以待连动式;作谓语;形容殷切地盼望。示例:(1)他是否有改正错误的决心,人们将拭目以待。(2)停火协议虽然已经签定,但能否实现和平,人民正拭目以待。
- 3 以身许国
- 许:预先答应给与。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尽忠报国;临难不苟。出处:《南史 羊侃传》:“久以淡为死,犹复在邪?吾以身许国,誓死行阵,终不以尔而生进退。”语法:以身许国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人民战士在祖国解放事业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以身许国的伟大精神。
- 4 以文乱法
- 文:指儒家的经典。引用儒家的经典,非议国家法令。出处:《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语法:以文乱法作谓语、宾语;指读书人。示例:章炳麟《诸子学略说》:“《五蠹篇》曰:‘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 5 十日饮
-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昭王 ﹞乃详为好书遗 平原君 曰:‘寡人闻君之高义,愿与君为布衣之友,君幸过寡人,寡人愿与君为十日之饮’”后因以“十日饮”比喻朋友连日欢聚。
- 6 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 死生:指月亮有缺有圆。 同样的一天有时长有时短,同一个月亮有时缺有时圆。指随自然界的不断变化,情况也有所变化。出处:《孙子·虚实篇》:“四时无常位,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 7 竿头日进
- 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出处:清 无名氏《后会仙记》:“(青青柳)复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语法:竿头日进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学问不断上进。示例:苏曼殊《冯春航谈》:“又春航数年前所唱西曲,无如今日之美满,实觉竿头日进,剧界前途,大有望于斯人云。”
- 8 年深日久
- 深:远。时间久远。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语法:年深日久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形容时间久远。示例:自别了长安,年深日久,就有些盘缠也使尽了。(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六回)
- 9 以耳为目
- 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出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七十回 :“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也都是些以耳为目、不分黑白的人。”语法:以耳为目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去实践。示例:据我那小东人说得来十三妹姑娘怎的个孝义,怎的个英雄,我那老东人以耳为目,便轻信了这话。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七回
- 10 换日偷天
- 比喻暗中改变事物的真相,以达到蒙混欺骗的目的。出处:明 屠隆《彩毫记 宫禁生谗》:“叵耐狂生诗太狂,只愁谤语外传扬,但凭换日偷天手,难免嘲风弄月殃。”语法:换日偷天作谓语、定语;指欺骗。
- 11 以怨报德
- 怨:仇恨;报:报答;回报;德:恩惠。指忘恩负义;反而加害于人。出处:《国语 周语中》:“以怨报德,不仁。”语法:以怨报德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你自己想一想,你们做的事合理不合理?是不是以怨报德?(冰心《斯人独憔悴》)
- 12 以锥飡壸
- 用锥子到壶里取东西吃。比喻达不到目的。
- 13 以虚为实,以实为虚
- 表面上很空虚,实际上作好了充分准备;表面看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32章:“但臣与逆贼周旋三年,深知逆贼狡计甚多,常常以虚为实,以实为虚。”语法:以虚为实,以实为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以眦睚杀人
- 眦:眼眶;睚:眼边;睚眦:瞪眼睛发怒,指极小的仇恨。因为小小的事杀了人出处:宋·王谠《唐语林·雅量》:“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语法:以眦睚杀人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大家在问
皦 字的笔顺写法
皦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皦 ”字共有18画,笔顺写法是: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 横折 横 横 点 横 横折钩 撇 撇 横 撇 捺
2、皦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