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水和泥简介
趁水和泥的意思
解释: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出处: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语法:
趁水和泥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趁水和泥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趁热打铁
英语翻译
- 英语:
mix the plaster while the water lasts--grab at the opportunity to have something done
趁水和泥相关词语
- 1 饮水啜菽
- 饿了吃豆羹,渴了喝清水。形容生活清苦。出处:西汉戴圣《礼记 檀弓下》:“孔子曰: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语法:饮水啜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宋·苏辙《答黄庭坚书》:“独颜氏子饮水啜菽,居于陋巷,无假于外。”
- 2 趁风转篷
- 趁:乘便;篷:船帆。比喻根据情势的变化行事出处:艾明之《火种》第12章:“丘德奎眼看势头不对,立刻趁风转篷。”语法:趁风转篷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剩山残水
- 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定计》:“收回那十八省剩山残水,洗尽这二百年藏污纳垢。”语法:剩山残水作主语、宾语;指残破的山河。
- 4 冰寒于水
- 冰比水冷。比喻学生胜过老师。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语法:冰寒于水作谓语、宾语;用于劝诫人。示例:宋·叶绍翁《四朝见闻录·陆放翁》:“始赐第,学诗于茶山曾文清公,其后冰寒于水。”
- 5 风门水口
- 指要冲。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一回:“如今听得朝廷起大军来,与方腊厮杀,我这里正是风门水口。有些人家都搬了别处去躲。只留下老身,在这里看屋。”语法:风门水口作宾语、定语;指要冲。
- 6 车龙马水
- 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往来不绝,繁华热闹的景象出处:陆士谔《续孽海花》第33回:“超如笑着,向亭外一望,果然车龙马水。”语法:车龙马水作谓语、定语;形容繁华热闹的景象。
- 7 随珠和璧
-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事见《韩出处: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语法:随珠和璧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珍宝。示例:兴造早乙之帐,落以随珠和璧。《汉书·西域传赞》
- 8 遇水架桥
- 见“遇水迭桥”。出处:康濯《太阳初升的时候·竞赛》:“他们的劲头都鼓的当当响,真是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气儿跑步向前。”语法:遇水架桥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等。
- 9 云泥之别
-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语法:云泥之别偏正式;作宾语;指高下差别悬殊。示例:钱钟书《围城》:“她高高在上,跟自己的地位简直是云泥之别。”
- 10 一碗水端平
- 比喻处理事情公正,不偏袒任何一方。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6回:“我一碗水往平处端。论情理,人家可也真委屈些儿。”语法:一碗水端平作宾语、定语;指两者取舍。示例:余华《许三观卖血记》第26章:“我办事有个原则,就是一碗水端平。”
- 11 乐山爱水
- 爱好山水风光。
- 12 淈泥扬波
- 淈:搅浊;扬:掀起。搅混泥浆,掀起波浪。形容人没有主见,随大流出处: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语法:淈泥扬波作谓语、定语;指人没主见。
- 13 画沙印泥
-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出处: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语法:画沙印泥作宾语、定语;用于书画笔法。
- 14 风起水涌
- 大风刮起,水波汹涌。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语法:风起水涌作谓语、宾语;指声势浩大。示例:梁启超《俄罗斯革命之影响》:“今兹之风起水涌,谓将以救死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