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简介
知易行难的意思
解释:
知:懂得。认识事情的道理较易,实行其事较难。
出处:
《尚书 说命中》:“说拜稽首曰:‘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孔传:“言知之易,行之难。”
语法:
知易行难联合式;作宾语、定语;指看似容易做时难。
示例:
现在提出这问题,盖亦知易行难,遂只得空口说白话,而望垦辟于健者也。(鲁迅《准风月谈 我们怎样教育儿童的?》)
成语造句
- 1.当然,这些看似简单的策略实在是知易行难。
- 2.对我而言,最新的教训就是知易行难。
- 3.说时容易做时难;知易行难。
- 4.但是,知易行难,对老一辈的新加坡人来说,更是如此。
- 5.上述道理非常浅显,但是知易行难。
- 6.管理创新,知易行难,成功必须创新。
知易行难相关词语
- 1 易于拾遗
- 犹易如反掌。出处:晋·陆机《五等诸侯论》:“新都袭汉,易于拾遗也。”语法:易于拾遗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示例:《宋书·王景文传》:“诸将咸云:‘平殄小贼,易于拾遗。’”
- 2 瑰意琦行
- 瑰:美石,比喻珍贵;琦:美玉,比喻珍奇,美好。指高明的思想和不平常的行为。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夫圣人瑰意琦行,超然独处。”语法:瑰意琦行联合式;作宾语;指卓越的思想和不平凡的行为。示例:今吾观于瑰意琦行之士,则有二病焉。(章炳麟《变法箴言》)
- 3 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形容无耻到极点。出处:宋·欧阳修《与高司谏书》:“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出入朝中称谏官,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语法:不知人间有羞耻事作谓语、定语;指人不知廉耻。示例: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七章:“却苟且偷生,认虏作父,引狼入室,可谓不知人间有羞耻事!”
- 4 言行若一
- 见“言行抱一”。出处:汉·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非义之事不计于心,非理之利不入于家,言行若一,情貌相副。”语法:言行若一作谓语、定语;指说到做到。
- 5 寸步难行
- 寸步:寸步之路;形容距离非常短。①形容走路十分艰难;连很短的路都不容易走。②亦形容陷入窘境;无力摆脱。也作“寸步难移”、“寸步不移”。出处:元 白仁甫《东墙记》:“听了他凄凉惨切,好教我寸步难行。”语法:寸步难行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处境艰难。示例:美娘赤了脚,寸步难行。(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
- 6 不易之论
- 易:变更。不可变更的言论。指论断或意见完全正确。出处:宋 朱熹《朱子全书 历代二 宋》:“然佞臣不可执笔,则是不易之论。”语法:不易之论偏正式;作宾语;用于指论点或意见正确。示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确是不易之论。
- 7 智圆行方
-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出处:《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语法:智圆行方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明·张居正《襄毅杨公墓志铭》:“维公之德,智圆行方,忠不近名,言不泥常。”
- 8 知疼着痒
- 形容对亲人的关怀、体贴。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的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语法:知疼着痒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 9 有文无行
- 虽有文才而人品不好。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或有文无行,久而秽迹恶声,使人不屑齿录者,其势亦可以乞食。”语法:有文无行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盖自居于圣贤,而訾毁其亲,可谓有文无行,名教之罪也。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王充》
- 10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语法: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比喻句。
- 11 知无不言
-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出处:《魏书 崔光传》:“臣之愚识,知无不言。”语法:知无不言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他非常直爽,别人对向他请教,他总是知无不言。
- 12 道远知骥
- 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出处:三国·魏·曹操《矫志》:“道远知骥,世伪知贤。”语法:道远知骥作宾语、定语;指时间检验人才。
- 13 心到神知
-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回:“太太们这么一说,这就叫作心到神知了。”语法:心到神知连动式;作谓语、宾语;比喻重在有心。示例:老舍《我这一辈子》:“我的手可不能闲着,心到神知!”
- 14 八难三灾
-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出处: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语法:八难三灾作宾语、定语;指多灾多难。示例:人总免不了八难三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