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气相投简介
义气相投的意思
解释:
彼此志趣、性格相投合。
出处:
明·崔时佩《西厢记·金兰判袂》:“同袍兄弟胜同袍,义气相投漆和胶。”
语法:
义气相投作谓语、定语;指情投意合。
示例: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一道这末久,都是义气相投,心贴心的。”
义气相投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情投意合
成语造句
- 1.……我等四十六人因义气相投,于山东济南府贾柳楼,歃血为盟,誓结金兰,今后祸福相共,患难相扶,如有异心,天神共鉴。
- 2.否则他们八人不会相聚、结识、成为兄弟,然后义气相投,一起来到这里——登塔。
- 3.刘兄,你我兄弟,义气相投,今日云誓死相随,不问前程。
- 4.李义勤也不是个温顺的性子,借着酒兴,一来二去,两人反倒有些义气相投,惺惺相惜之意。
- 5.吴某从不觉得自已高人一等,贩夫走卒,我可以交朋友;魔教中人,只要义气相投,我同样会交他做朋友。
- 6.两位兄长快别这样,快快请起,想我项起何德何能,竟能得二位兄长相助,我们三人义气相投,不入结为异性兄弟,义结金兰之好,不知二位兄长意下如何?
义气相投相关词语
- 1 截然相反
- 截然:界限分明的样子。相反:完全相反的意思。示例:这两个人性格截然相反,一个能言善辩、巧于词色,一个沉默寡言,金口难开。
- 2 仁义之师
- 师:军队。伸张仁爱正义讨伐邪恶的军队。亦作“仁义之兵”。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一五回:“吾欲兴仁义之师,伐无道之主,汝安敢逆吾意!”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九回:“君候起仁义之师,吊民伐罪,四海引领而望,孰不归心?”语法:仁义之师作主语、宾语;用于称赞军队。示例:如此说来,虽然谋叛之徒,倒也忠义可嘉。本帅仁义之师,何愁杨枭不灭。清·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十九回
- 3 惜客好义
- 谓好客仗义。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我只道你们弟兄心志不坚,原来真个惜客好义。”语法:惜客好义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4 犬牙相制
- 制:牵制。指地界连接,如犬牙交错,可以互相牵制。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语法:犬牙相制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领土等。示例:唐初府兵最盛,后变为藩镇,虽跋扈不臣,而犬牙相制,终藉其力。(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一)
- 5 相去悬殊
- 比喻相差很远示例:张家没落后的生活与昔日豪华享受真是相去悬殊。
- 6 两瞽相扶
- 两个瞎子互相搀扶。比喻彼此都得不到帮助。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两瞽相扶,不伤墙木,不陷井穽,则其幸也。”语法:两瞽相扶作宾语、定语;指得不到帮助。
- 7 投杼市虎
- 投杼:抛下织布的梭子。比喻毫无根据的谣言,说的人多了,让人信以为真出处:南朝·宋·臧质《举兵上表》:“蔽于流议,投杼市虎,成于十夫。”语法:投杼市虎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相与为一
- 相与:相互。相互结合成为一体。出处:汉 贾谊《过秦论》:“诸侯恐惧,同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卷第十:“谓之性情,性情相与为一瞑,情亦性也,谓性已善,奈其情何?”示例:崔胤本留卫兵,欲以制敕使也,今敕使、卫兵相与为一,将若之何!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六十二
- 9 不相问闻
- 指没有联系或断绝往来。
- 10 孤文只义
- 指零碎的文字材料。出处:清·龚自珍《〈春秋决事比〉自序》:“斯时通古今者起,以世运如是其殊科,王与霸如是其殊统;考之孤文只义之仅存,而得之乎出没隐显之间;……竹帛烂,师友断,疑信半;为立德、适道、达权之君子,若此其难也。”语法:孤文只义作宾语、定语;用于说话等。
- 11 见利忘义
-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形容人贪财自私。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樊郦滕灌靳周传》:“当孝文时,天下以郦寄为卖友。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语法:见利忘义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某与吕布同乡,知其勇而无谋,见利忘义。(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
- 12 足高气强
- 见“足高气扬”。出处:明·冯梦龙《智囊补·明智·伐卫》:“妾望君之人也,足高气强,有伐国之志也。”语法:足高气强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3 轻财贵义
- 犹言轻财重义。出处:晋·陈寿《三国志·吴志·朱恒传》:“然轻财贵义,兼以强识,与人一面,数十年不忘。”语法:轻财贵义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人很大方。
- 14 首尾相接
- 事物的头和尾连接到一起出处:《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元年》示例:进藏的车队首尾相接,穿越崇山峻岭,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公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