掳袖揎拳简介
掳袖揎拳的意思
解释:
掳:挽;揎:拳打。把袖子往上一推,露出胳膊,握着拳头。形容准备动手
出处:
元·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三折:“一个个酒囊饭袋成何用,掳袖揎拳号俊杰。”
语法:
掳袖揎拳作谓语、状语、定语;用于行动。
掳袖揎拳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揎拳掳袖
英语翻译
- 英语:
pull up the sleeves and raise the fists
掳袖揎拳相关词语
- 1 揎腕攘臂
- 捋袖伸臂。一种粗暴的姿态。出处:清·戴名世《〈齐讴集〉自序》:“譬之盲僮跛竖,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于藩篱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语法:揎腕攘臂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2 赤手光拳
- 赤手:空手。两手空空,一无所有。比喻无任何凭借或一无所有出处: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五回:“你赤手光拳,做成偌大家计,虽然无子,尚还可图。”语法:赤手光拳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办事缺乏物质基础。
- 3 挥拳掳袖
- 形容动怒,准备打人或人的劲头足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挥拳掳袖的才要说他那个主意,忽然又道:‘你等等儿。’”语法:挥拳掳袖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准备动武。
- 4 拳头产品
- 比喻企业特有的、别人难以胜过的看家产品出处:吴茂盛《驻京办》第十章:“茶籽油爽滑清香、味醇浓厚,营养丰富,乃油中极品,是我们香州著名的拳头产品。”语法:拳头产品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看家产品。示例:我们企业的拳头产品在国际上久负盛名
- 5 拳拳服膺
- 拳拳:紧握不舍,引伸为恳切;服膺:铭记心中。形容恳切地牢记不忘。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语法:拳拳服膺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恳切地牢记。示例: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不失之矣。(唐 韩愈《禘祫议》)
- 6 袖里玄机
- 玄机:道家所谓的奥秘。袖里藏有奥妙的道理。指暗中采用的玄妙谋略出处:清·陈瑞生《再生缘》第66回:“又不知,袖里玄机怎主张。”语法:袖里玄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7 狐裘羔袖
- 裘:皮衣;羔:指小羊皮。狐皮衣服,羔皮袖子。比喻整体尚好,略有缺点。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余不说初矣,余狐裘而羔袖。”语法:狐裘羔袖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大体尚好,略有缺点。
- 8 捋袖揎拳
- 捋:拉起。揎:卷起袖子。拉起袖子,伸出拳头。形容怒气冲冲准备动武的样子。出处:元 金仁杰《追韩信》第四折:“前后军兵紧相并,左右枪刀厩围定。捋袖揎拳挺盔顶,破步撩衣扯剑迎。”语法:捋袖揎拳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准备动武。示例: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一折:“则见他捋袖揎拳,努目眬眉。”
- 9 毒手尊拳
- 毒手:凶狠的殴打。泛指无情的打击。出处:《旧五代史 唐书 李袭吉传》:“毒手尊拳,交相于暮夜;金戈铁马,蹂躏于明时。”语法:毒手尊拳作宾语、定语;指打击。示例:我不害怕你的毒手尊拳。
- 10 擦掌磨拳
- 形容准备动武,准备动手干或焦灼不安的样子。出处:《西游记》第二二回:“那大圣护了唐僧……见八戒与那怪交战,就恨得咬牙切齿,擦掌磨拳,忍不住要去打他。”语法:擦掌磨拳作谓语、定语;指准备动手干某事。示例:俞实夫猛然地站起来,寿美子擦掌磨拳地要奔出去,静子拉住了她。夏衍《法西斯细菌》第二幕
- 11 奸淫掳掠
- 奸淫:奸污;掳掠:抢劫人和物。奸污女人;抢夺财物。比喻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七回:“谁知仍是强赊硬抢,掳掠奸淫,无所不至。”语法:奸淫掳掠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比喻什么坏事都干。示例:敌人刚一进村,就开始奸淫掳掠,无恶不做。
- 12 擦拳抹掌
- 见“摩拳擦掌”。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场外那一起报喜的,一个个擦拳抹掌的,都在那里盼里头的信。”语法:擦拳抹掌作谓语、定语;指准备动手干某事。示例:你这样擦拳抹掌也无济于事
- 13 握拳透爪
- 爪:指甲。紧握拳头,指甲穿过掌心。形容愤慨到极点。出处:《晋书 卞壶传》:“卞壶拒苏峻,父子战死。其后盗发壶墓,尸僵,鬓发苍白,面如生,两手悉拳,爪甲穿达手背。”语法:握拳透爪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高虎文如大力争持,握拳透爪。(清 钱振伦《文评》)
- 14 蜂虿作于怀袖
- 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出处:《晋书·刘毅传》:“蜂虿作于怀袖,勇夫为之惊骇,出于意外故也。”语法:蜂虿作于怀袖作定语、分句;比喻出乎意外的惊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