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道坦途简介
正道坦途的意思
解释:
坦:平而宽广。直而平坦的大道。比喻方向正确,前途光明的道路
出处: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6回:“总之,再不走荆棘,这边就是茂林修竹;再不踏确荦,这边便是正道坦途。”
语法:
正道坦途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正道坦途相关词语
- 1 以正视听
- 为保证事实的正确理解出处:徐贵祥《历史的天空》第九章:“同日军进行几场影响较大的战斗,为舆论宣传提供依据,以正视听。”语法:以正视听作谓语、定语;指纠正不良行为。示例:肖祥准《政法干部》第四章:“这个案件必须抓紧依法办理,以正视听。”
- 2 长途跋涉
-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语法:长途跋涉作谓语、宾语;指远距离奔走。示例:岳夫人道:“……怎敢劳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六十六回)
- 3 鹰犬塞途
- 鹰犬:打猎时追捕禽兽的鹰和猎犬,比喻爪牙;塞:堵塞;途:道路。坏人的爪牙塞满道路。出处:鲁迅《伪自由书·文章与题目》:“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语法:鹰犬塞途作谓语、定语;指豺狼当道。示例:这是后来和现在的话,当时可不然,鹰犬塞途,干儿当道,魏忠贤不是活着就配享了孔庙么?(鲁迅《伪自由书 文章与题目》)
- 4 扶正黜邪
- 扶助正道,除去邪恶。出处: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正黜邪。”语法:扶正黜邪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5 邪不压正
- 不正当的、不正派的压不倒正当的、正派的事物。出处:曹禺《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就是邪不压正嘛,最后是正面人物得到了胜利!”语法:邪不压正作谓语、宾语、分句;指正义战胜邪恶。示例: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九章:“邪不压正!白占魁的两只三角眼败北了。”
- 6 义正辞严
- 义:道理;辞:言辞。理由正当充足;言辞严正有力。出处: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语法:义正辞严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宾语;含褒义。示例:法官义正辞严地驳回了他的上诉
- 7 颂声载道
- 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不但山西百姓颂声载道,就是山西官员,从巡抚以下,也没有一个不感激他的。”语法:颂声载道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李烈钧《辛亥革命及督赣时期·辛亥革命》:“邀请商会派人会同发还原主认领,秩序井然,一时颂声载道。”
- 8 明修栈道
- 用假象迷惑对方,实际另有打算示例:许多军事家,都善于运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一计谋。
- 9 道微德薄
-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出处:《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贫僧道微德薄,不堪为师。”语法:道微德薄作谓语、定语;用于谦辞。
- 10 家道壁立
- 家道:家庭经济状况;壁立:空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出处:《南史·徐孝克传》:“陈亡,随例入长安。家道壁立。”语法:家道壁立作谓语、定语;指人很穷。示例:他出身于家道壁立的贫困之家
- 11 坦荡如砥
- 坦荡:宽广平坦;砥:磨刀石。平坦得像磨刀石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语法:坦荡如砥作谓语、定语;用于人或事物等。示例:陈忠实《白鹿原》第22章:“队伍终于拉出山沟进入坦荡如砥的关中平原了。”
- 12 中途而废
- 走到半路就放弃了前进。比喻事情还没做完就停止了出处:《北史·景穆十二壬传》:“愿闻朝廷,特开运略,少复赐宽,假以日月,无使为山之功,中途而废。”语法:中途而废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曹禺《悲剧的精神》:“信得准确,宁可以死赴之,决不中途而废。”
- 13 道合志同
- 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出处: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语法:道合志同作谓语、定语;指志趣相投的人。示例:我们需要道合志同的朋友
- 14 道头会尾
- 见“道头知尾”。出处:《五灯会元·芭蕉清禅师法嗣·承天辞确禅师》:“问:‘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师曰:‘道头会尾,举意知心。’”语法:道头会尾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思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