薰莸不同器简介
薰莸不同器的意思
解释:
薰:香草,比喻善类;莸:臭草,比喻恶物。香草和臭草不可以放在一个器物里。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致思》:“回闻薰莸不同器而藏,尧桀不共国而治,以其异类也。”
语法:
薰莸不同器主谓式;作宾语、定语;比喻好和坏不能共处。
示例: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5回:“见晋公子带领一班豪杰到来,正是‘薰莸不同器’了。”
成语故事
- 晋朝时期,丞相王导到江南之初,想结交吴地人士,就向太尉阮玩提出结成儿女亲家。阮玩回复说:“小土丘不能长松柏那样大树,香草与臭草不能放在同一器物内。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不能带头来破坏人伦。”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good and the bad cannot mix with each other.
薰莸不同器相关词语
- 1 大器晚成
- 大器:大的材料;比喻人才。原指大的材料需要长时间才能成器。后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也用作对长期不得意的人的一种安慰。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语法:大器晚成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年纪大才成才。示例: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将来定是大器晚成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 2 一成不变
-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语法:一成不变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示例:事物都是在发展的,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
- 3 防不及防
- 防:防备。指想到防备却已来不及防备。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67回:“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语法:防不及防作定语、状语;指无法防备。示例:可见小人之伺君子,每于所忽,有防不及防者也。(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六十七回)
- 4 食不二味
- 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出处:《左传·哀公元年》:“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语法:食不二味作谓语、定语;指生活俭朴。示例: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大戴礼记·哀公问于孔子》
- 5 诛求不已
- 见“诛求无已”。出处:清·张廷玉《明史·范济传》:“无丁之家,诛求不已;有丁之户,诈称死亡。”语法:诛求不已作谓语、分句;指贪心不足。
- 6 言同勒石
- 7 六畜不安
- 六畜:牛、马、羊、豕、鸡、犬。所有牲畜都不得安宁。出处:清 刘鹗《老残游记》:“要我去扰得人家六畜不安,末后连我也把个小命儿送掉了,图着什么呢?”语法:六畜不安主谓式;作谓语、补语;含贬义。示例:鲁迅《彷徨·离婚》:“她在大人面前还是这样。那在家里,简直闹的六畜不安。
- 8 不弃不离
- 不弃不离,成语,指不离弃,不放弃。形容关系紧密。
- 9 对面不识
- 面对面也不认识。比喻彼此没有缘分。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石霜往见杨大年,杨言:‘对面不相识,千里却同风。’”
- 10 心不负人,面无惭色
- 负:亏欠;惭:羞愧。内心没有对不起人的对方,表情也就会很坦然出处:《新编五代史评话·唐史》:“若以爱惜库物,遭大王杀死,仆见先王于地下,面无惭色矣。”语法:心不负人,面无惭色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示例:我心不负人,面无惭色,有什么好怕的
- 11 毫不讳言
- 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语法:毫不讳言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说话。示例:他是个直肠子,说话毫不讳言
- 1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语法:人而无信,不知其可复句式;作分句;指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示例: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回)
- 13 络驿不绝
- 络绎不绝,形容人、马等连续不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南匈奴传》:“逢侯部众饥穷又为鲜卑所击,无所归,窜逃入塞者络驿不绝。”语法:络驿不绝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多。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60回:“我梦里所到的地方,竟是一片康庄大道,马来车往,络驿不绝。”
- 14 强龙不压地头蛇
-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语法:强龙不压地头蛇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示例: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有什么话说呢?这就叫强龙不压地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