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虑远简介
防微虑远的意思
解释: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出处:
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语法:
防微虑远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考虑长远。
示例:
宋·朱熹《辞免焕章阁待制侍讲奏状》:“所以大振朝纲者,为防微虑远之困。”
成语造句
- 1.我们要防微虑远,趋利避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 2.中央同时也认为,中国仍然处在战略可为期,国内经济纵深大,中高速增长有条件,但是“我们必须防微虑远,趋利避害,一定要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 3.推进社会领域改革,和经济领域改革一样,也要爬坡过坎,防微虑远、趋利避害,有前瞻性的思考,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为中长远的改革留有空间。
- 4.是老夫失策,所幸国师防微虑远,及时制止,未酿大错。
- 5.为此,要防微虑远,趋利避害,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 6.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增强忧患意识,做到防微虑远十分必要。
防微虑远相关词语
- 1 防患未萌
- 防止祸患于未发生之前。出处:清·黄彭年《代刘蓉函件》之一:“大局所关,防患未萌,当局必有远虑。”语法:防患未萌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事前预防。示例:或虑民心良莠不齐,恐有意外之变,如设立保甲连环保结;皆能防患未萌,有何惧之有?郑观应《盛世危言·民团上》
- 2 语近指远
- 语言浅近,含意深远。指,本旨。出处:太平天国·汪吉人等《〈钦定军次实录〉序》:“文浅意深,语近指远。”语法:语近指远作谓语、定语;用于文章等。
- 3 殚诚毕虑
- 竭尽忠诚与思虑。出处:《清史稿·后妃传·太祖高皇后》:“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以事上。”语法:殚诚毕虑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4 慎终思远
- 终:人死;慎终:居丧能遵守礼法;远:指祖先。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出处:唐·张说《太原王公神道碑》:“有子故光禄少卿玙,今秘书监询,皆笃行纯孝,慎终思远。”语法:慎终思远作谓语、宾语;指旧的礼法。
- 5 兴微继绝
- 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中断了的延续下去。出处: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主簿柳对曰:‘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语法:兴微继绝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晋书·张光传》:“光在梁州能兴微继绝,威震巴汉。”
- 6 睹微知着
- 微:细小;着:显着。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出处:《三国志 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着,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 7 晨光熹微
-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语法:晨光熹微作宾语、定语;指早上天色微明。示例: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20回:“未几鸡声报晓,晨光熹微。”
- 8 沉谋研虑
- 犹深谋熟虑。出处:宋·苏舜钦《复辨》:“不亲烦务,而专以沉谋研虑,将以鼓舞天下之民,以行乎事业也。”语法:沉谋研虑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9 好高鹜远
- 指不自量力,不愿实际去处理事情。示例:做事应脚踏实地,好高鹜远、不切实际,是会一事无成的。
- 10 远门近枝
- 比喻远亲近亲语法:远门近枝作宾语、定语;指远亲近亲。示例:人都有自己的远门近枝
- 11 源远根深
- 源:水流所从出。水源很远,树根很深。比喻基础牢固出处:北周·庚信《微调曲》:“水波澜者,源必远;树扶疏者,根必深。”语法:源远根深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杜渐防微
-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语法:杜渐防微联合式;作谓语;同杜渐防萌。示例: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闻一多《给梁实秋、吴景超、翟毅夫、顾毓琇、熊佛西诸先生》)
- 13 收效甚微
- 付出的努力基本没什么效果。示例:读书,学习要善于思考,囫囵吞枣会收效甚微,是一种不良习惯。
- 14 睹著知微
-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出处:《文选 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绝书》:‘子胥曰: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己。’”语法:睹著知微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