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修武备简介
文修武备的意思
解释:
文:指教化。修:指走上正规,已符合标准。备:准备完毕。谓文治和军备都已达到了理想的要求。
出处:
明·无名氏《十样锦》第一折:“见如今大开学校,文修武备显英豪。”
语法:
文修武备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文修武备相关词语
- 1 言之无文
- 说话没有文采,就传播不远出处:《左传·襄公二十五年》示例:有些小说,思想性还是不错的,但是艺术性太差,真可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它的社会效益就大大地削弱了。
- 2 武断乡曲
- 指凭借势力在民间横行霸道。出处:《史记 平准书》:“当此之时,网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语法:武断乡曲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力之大者,则反持官府;力之小者,则武断乡曲。清蒲松龄《上孙给谏书》
- 3 半文半白
- 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出处: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主要的缺点就是古文多,半文半白的味道很大。”语法:半文半白作谓语、定语;指说话或文章。示例:这篇文章……唯一的缺点,是“半文半白,似通非通” 琼瑶《匆匆太匆匆》
- 4 分文不值
- 形容毫无价值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漳州保福院从展禅师》:“有人赞叹此事如虎戴角;有人轻毁此事分文不值。”语法:分文不值作谓语、定语;指没有价值。示例:这个东西分文不值。
- 5 以郄视文
- 从缝隙里看杂色文采。比喻见识浅陋狭隘。郄,通“隙”。出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扁鹊仰天叹曰:‘夫子之为方也,若以管窥天,以郄视文。越人(扁鹊名)之为方也,不待切脉望色,听声写形,言病之所在。’”语法:以郄视文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6 文治武功
- 政绩和战功。指治理国家和对外用兵都功绩显著。旧时多用为对帝王或重臣的赞誉之词。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祭法》:“汤以宽治民而除甚虐,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语法:文治武功联合式;作主语、宾语;用于用兵打仗。示例:唐太宗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有辉煌的成就。
- 7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 艺:技艺;货:财物。学成文武全才,以求得皇帝的赏识重用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9卷:“陈辛曰:‘我正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不数日,去赴选场,偕众伺候挂榜。”语法: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 8 备多力分
- 防备的地方多了,力量就会分散。出处:高阳《清宫外史》下册:“备多力分,扎营太散,呼应不灵,不能战。”示例:备多力分,扎营太散,呼应不灵,不能战。(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 9 英明神武
- “英明神武 帝王风范”——英明,指内心聪明智慧,具有远见; 神武,指外形气宇不凡,神采飞扬。
- 10 修心养性
- 修心:使心灵纯洁;养性:使本性不受损害。通过自我反省体察,使身心达到完美的境界。出处: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二折:“则被这东坡学士相调戏,可着我满寺里告他谁,我如今修心养性在庐山内,怎生瞒过了子瞻,赚上了牡丹,却教谁人来替?”语法:修心养性作谓语、宾语;指注重自己的德行。示例:我纵欲修心养性,那得此半年空闲,幕天席地的日子?(冰心《寄小读者》)
- 11 双修福慧
- 修:善。 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指既有福,又聪明。出处:唐·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五:“菩萨为行,福慧双修,智人得果,不忘其本。”
- 12 改往修来
- 谓改变以往的错误,修治来日的善行。出处:《后汉书·方术传下·公沙穆》:“愿改往修来,自求多福。”语法:改往修来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行为等。示例:是后又望将军改往修来,克己复礼,追还孔怀如初之爱。《三国志·魏志·袁绍传》“太祖乃还救谭,十月至黎阳”裴松之注引晋·习凿齿《汉晋春秋》
- 13 雕文织采
- 比喻词藻华丽。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下卷:“孝武诗,雕文织采,过为精密,为二藩希慕,见称轻巧矣。”语法:雕文织采作谓语、定语;用于作文等。
- 14 乔文假醋
- 假斯文;假道学。出处: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一折:“兄弟,我见这会稽城市中的人,有穿着那宽衫大袖的乔文假醋,诗云子曰,可不知他读书也不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