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者咋舌简介
闻者咋舌的意思
解释:
形容听到的人都震惊得不敢出声
闻者咋舌相关词语
- 1 美女破舌
- 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语法:美女破舌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2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 看见了同没有看见一样,听见了同没有听见一样。形容不重视,不注意。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语法: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秦牧《核心》:“英雄人物即使就在他眼前,他也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
- 3 舌剑唇鎗
- 舌如剑,唇象枪。形容争辩激烈,言词锋利,针锋相对,各不相让。同“舌劍唇槍”。
- 4 笨嘴笨舌
- 笨:不灵巧。说话表达能力很差,没有口才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语法:笨嘴笨舌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王朔《痴人》:“司徒聪笨嘴笨舌地回答,模样很忠厚但毫不掩饰。”
- 5 齿敝舌存
- 牙齿都掉了,舌头还留存。比喻刚硬的容易折断,柔软的常能保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敝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语法:齿敝舌存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6 碌碌无闻
- 碌碌:平庸的样子。形容人平平庸庸,没有名望。出处:宋 秦观《李状元墓铭》:“君以诸生崛兴,名动海内,其视碌碌无闻而殁者,亦可以无憾。”语法:碌碌无闻作谓语、定语;指没有名望。示例:我不想成为碌碌无闻的人
- 7 声闻九皋
- 九皋:深泽。比喻负有盛名,为世人所称誉。出处:南朝·梁·萧统《锦带书十二月启·中吕四月》:“敬想足下声闻九皋,诗成七步,涵蚌胎于学海,卓尔超群。”
- 8 当局者迷
- 迷:糊涂,迷惑。指当事人反而糊涂出处:宋 辛弃疾《恋绣衾 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元来当局者迷。”语法:当局者迷主谓式;作主语、宾语;指当事人糊涂。示例:希望我们大家互相勉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应该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邹韬奋《事业管理与职业修养·关于工作与学习五》
- 9 鸡犬相闻
- 指人烟稠密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语法:鸡犬相闻主谓式;作谓语;指人烟稠密。示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晋·陶潜《桃花源记》
- 10 金口木舌
- 以木为舌的铜铃,即木铎,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指宣扬教化的人。出处:汉 扬雄《法言 学行》:“天之道不在仲尼乎?仲尼驾说者也;不在兹儒乎?如将复驾其所说,则莫若使诸儒金口而木舌。”语法:金口木舌联合式;作宾语;指宣扬圣人教化的话。示例: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
- 11 博闻强志
- 博:广博;闻:传闻;志:记住,记忆。指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语法:博闻强志作谓语、定语;指人的记忆力。示例: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12 识时务者为俊杰
- 意思是能认清时代潮流的,是聪明能干的人。认清时代潮流势,才能成为出色的人物。出处:晋 习凿齿《襄阳记》:“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语法:识时务者为俊杰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示例:语曰:“识时务者为俊杰。”我愿今日的三民主义者记取此语。(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 13 湮没罕闻
- 湮没:埋没。名声被埋没,没人知道出处:南朝·梁·陆倕《石阙铭》:“鸿规盛烈,湮没罕闻。”语法:湮没罕闻作谓语、定语;指默默无闻。
- 14 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 闻:听见。想要别人不听见,不如自己不说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语法:欲人勿闻,莫若勿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