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簪之臣简介
窃簪之臣的意思
解释:
簪:簪子。比喻拥有一种微末技能可以排除危难的人
出处:
汉·王充《论衡·逢遇》:“亦有以遇者,窃簪之臣,鸡鸣之客是也。”
语法:
窃簪之臣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故事
- 春秋时期,一次齐国军队进攻楚国,楚国有位善于偷盗的人,他连续偷走了齐军将领的枕头、发簪之类的东西。楚军将领派人一一送还齐军,齐军将领非常吃惊,害怕那偷盗的人暗中杀了自己,就带领军队撤退
窃簪之臣相关词语
- 1 陈蔡之厄
- 陈蔡:春秋时期的陈国和蔡国;厄:灾难。形容旅途中被生活所困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君子之厄于陈蔡之间,无上下之交也。”语法:陈蔡之厄作宾语;指旅途困境。示例:庐隐《屈伸自如》:“怪不得有陈蔡之厄,周游列国,卒不见用!”
- 2 得意之色
- 得意:称心如意。因非常称心如意而露出傲慢的神色。出处:鲁迅《书信集·答有恒先生》:“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语法:得意之色作宾语;用于人的表情。示例:血的游戏已经开头,而角色又是青年,并且有得意之色。(鲁迅《书信集 答有恒先生》)
- 3 祖逖之誓
- 指晋代志士祖逖毅然立誓之事出处:《晋书·祖逖传》:“元帝时藩王争权,晋室大乱,元帝以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逖率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揖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语法:祖逖之誓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胜之不武
- 不以正当的方式获胜,赢了也不光彩。
- 5 求之不得
- 原指十分想往追求可是得不到。现多用来突出渴求想往的感情。出处:《诗经 周南 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语法:求之不得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迫切希望的。示例:岂有此理!你老弟台肯栽培,那是求之不得的,那里有甚委屈的话。(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
- 6 收之桑榆
- 《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语法:收之桑榆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示例:鲁迅《<华盖集>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 7 烧眉之急
- 比喻非常迫切。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语法:烧眉之急作主语、宾语;指十分紧迫。示例:望乞员外借贷些须,以救烧眉之急。明沈受先《三元记·博施》
- 8 栖遑之辱
- 栖遑:忙忙碌碌,奔波不定的样子。四处奔忙,不得安居的劳辱出处:晋·陆机《演连珠》:“利尽万物,不能睿童昏之心;德表生民,不能救栖遑之辱。”语法:栖遑之辱作宾语;指奔波劳苦。
- 9 强弩之极
- 犹强弩之末。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语法:强弩之极作宾语、定语;指力尽了。
- 10 笔墨之林
- 斯文萃集的地方。出处:汉 王充《论衡 对作》:“汉家极笔墨之林,书论之造,汉家尤多。”语法:笔墨之林作主语、宾语;指文化场所等。示例:使其间稍伏机心,略藏匕首,造物且诛之不暇,肯容自作孽者老而不死,独得佯狂自肆于笔墨之林哉!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结构》
- 11 诗庭之训
- 指父训。
- 12 身自为之
- 身:亲自。亲自去做到它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乱道诽谤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为之。”语法:身自为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13 衣钵之传
- 原指佛教徒师父把袈裟和食钵传授给徒弟。泛指前人思想、学问、技能的传授和继承。出处:宋·朱熹《答郑仲礼》:“彼中朋友今有几人其趣向成就果能不失前人衣钵之传否?”
- 14 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俟:等待。人的寿命很短,等待黄河变清是不可能的。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出处:《左传·襄公八年》:“《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大家在问
簪 字的笔顺写法
簪 字的笔顺怎么写
1、在汉语字典中“ 簪 ”字共有18画,笔顺写法是:撇 横 点 撇 横 点 横 撇折 撇 竖提 横 撇折 撇 竖弯钩 竖 横折 横 横
2、簪的笔顺写法图解:
3、动画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