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炭流汤简介
握炭流汤的意思
解释:
握炽炭,蹈沸汤。喻不畏危难,敢于用命。
出处:
《文选·陆倕》:“流汤之党,握炭之徒,守似藩篱,战国枯朽。”
语法:
握炭流汤作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六韬》:“纣之卒,握炭流汤者十八人。”
握炭流汤相关词语
- 1 探汤蹈火
- 犹言赴汤蹈火。喻不怕任何艰险。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会狱》:“宁南兵变,料无人能将檄传;探汤蹈火咱情愿,也只为文士遭谴。”语法:探汤蹈火作谓语、状语;比喻奋不顾身。
- 2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出处: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语法:流离转徙联合式;作谓语;指辗转迁移,无处安身。示例:田汉《前记》:“在我长期流离转徙的生活中许多存稿存书都散佚了。”
- 3 吞炭为哑
- 故意改变声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出处:《史记·刺客列传》
- 4 穷源朔流
- 比喻探究和追溯事物的原由。
- 5 付诸东流
- 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滚滚东流的江河中;一去再不回来。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出处:清 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语法:付诸东流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示例: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付诸东流,故录其梗概于此。(清 黄钧宰《金壶七墨 鸳鸯印传奇始末》)
- 6 积厚流广
- 根基深厚,影响广远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所以别积厚,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语法:积厚流广作谓语、定语;指影响广远。示例:这样做有积厚流广的作用
- 7 处决如流
- 处决:处理决断出处:《宋史·赵普传》
- 8 流血浮尸
- 浮:漂浮。流的血将尸体都漂了起来。形容死伤很多出处:《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吴师涉江,流血浮尸者不可胜数。”语法:流血浮尸作谓语、定语;指战争残酷。
- 9 握风捕影
- 犹言捕风捉影。出处:汉·牟融《理惑论》第一卷:“神仙之书,听之则洋洋盈耳,求其效,犹握风而捕影,是以大道之所不取。”语法:握风捕影作宾语、定语;多用于比喻句。示例:唐·杜牧《献诗启》:“握风捕影,铸木镂冰,敢求恩和,但希镌琢。”
- 10 流言混话
- 无根据无道理的言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语法:流言混话作主语、宾语;用于无根据的话。
- 11 汤池之固
- 汤:热水;池:护城河。形容坚不可摧。
- 12 枕石嗽流
- 见“枕石漱流”。出处:明·唐顺之《送彭通判致仕序》:“故曰去就有二途而仕隐无两道,苟徒枕石嗽流,嘲弄烟月以为旷达,而曰世与我既相违矣,则余又何敢以此望君,且非君所以自待也。”语法:枕石嗽流作谓语、宾语;指隐居生活。
- 13 余韵流风
- 传留后世的韵致风度。《群音类选·》:“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出处:《群音类选·》:“家传旧清白,余韵流风正洋溢,愿寿考弥高,华峰难敌。”语法:余韵流风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文达抚浙,创诂经精舍,督粤,创学海堂,提唱隽流,扇扬雅道,余韵流风,到今未沫。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十四
- 14 流金铄石
- 形容天气酷热,好象金石都快要熔化出处: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语法:流金铄石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天气酷热。示例:季月烦暑,流金铄石,聚蚊成雪,封狐千里。(《南史 梁武帝诸子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