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箭南金简介
东箭南金的意思
解释:
东方的竹箭,南方的铜,古时都认为是上品。比喻可宝贵的人才。
出处:
唐 罗隐《秋夜寄进士顾荣》诗:“空羡良朋尽高价,可怜东箭与南金。”
语法:
东箭南金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优秀的人才。
示例:
清·林则徐《杭嘉湖三郡观风告示》:“请陈众乐以遍观;东箭南金,肯入宝山而空返?”
东箭南金相关词语
- 1 金碧辉映
- 同“金碧辉煌”。出处:明·谢肇淛《滇略》卷四“点苍、鸡足、大鼎之间,缁徒云集,搭桂兰若,金碧辉映相若。”语法:金碧辉映作谓语、定语;指光彩夺目。示例:庙貌巍峨,金碧辉映。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
- 2 箭穿雁嘴
- 比喻不开口说话。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十二回:“诸将见李逵等杀了这一阵,众人都胆颤心寒,不敢出战。问了数声,如箭穿雁嘴,钩搭鱼腮,默默无言,无人敢应。”语法:箭穿雁嘴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3 金镶玉裹
- 喻荣华的生活。出处: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语法:金镶玉裹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4 东门之达
- 谓 东门吴 丧子而能处之旷达。
- 5 东掩西遮
- 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别件事,或者有些东扯西拽,东掩西遮,东三西四,不容易说话。这做媒乃是冰人撮合,一天好事。”语法:东掩西遮作谓语、状语;指左右遮掩。
- 6 齐东野语
-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语法:齐东野语偏正式;作宾语;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示例:听说明的方孝孺,就被永乐皇帝灭十族,其一是“师”,但也许是齐东野语,我没有考查过这事的真伪。(鲁迅《两地书》二六)
- 7 金字招牌
- 旧时商店用金粉涂字的招牌;也指商店资金雄厚;信誉卓著。现比喻人炫耀的名义或称号。也作“金字牌匾”。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总算一帆风顺,文武全才的金字招牌,还高高挂着。”语法:金字招牌偏正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贬义。示例:鲁迅《且介亭杂文·以眼还眼》:“他们就将‘民治’的金字招牌踏得粉碎,何况其他?”
- 8 金翅擘海
- 金翅:佛经中所说鸟名;擘: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比喻文辞笔力雄壮。出处: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语法:金翅擘海主谓式;作宾语;比喻诗文雄健有力,精深透彻。示例:清·吴锡麒《程息庐同年心吾子诗钞序》:“昔人比之金翅擘海,香象渡河者,诚观止之叹也。”
- 9 金石丝竹
- 金:指金属制的乐器;石:指石制的磬;丝:指弦类乐器;竹:指管类乐器。泛指各种乐器。也形容各种声音。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语法:金石丝竹联合式;作宾语;泛指各种乐器。示例: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作壁上观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
- 10 东挪西凑
- 指各处挪借,凑集款项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过了两月,又近吉日,却又欠迎亲之费,六老只得东挪西凑,寻了几件衣饰之类,往典铺中解了几十两银子,却也不够使用。”语法:东挪西凑作谓语、宾语、状语;指筹资。示例:不过这样头痛医头,东挪西凑,总不是办法。茅盾《子夜》
- 11 东声西击
- 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出处:明·李东阳《喻战送李永敷南归》:“子知战乎……神出鬼没,东声西击,变化而无常者,用也。”语法:东声西击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军事等。
- 12 开弓没有回头箭
- 比喻做事认定方向,决不反悔。高云览 《小城春秋》第三十章:“告诉你,我 吴七 开弓没有回头箭,冤仇要结就结到底!”《花城》1981年增刊:“开弓没有回头箭,不要说 灵岩寺 回不去,就是能够回去,洒家也不去。”
- 13 燕骏千金
- 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后以“燕骏千金”为招纳贤士之典。出处:战国时,燕昭王即位后急于招揽人才。郭隗以马为喻,说古代君王悬赏千金卖千里马,三年后得一死马,用五百金买下马骨,于是不到一年,得到三匹千里马,劝说燕昭王若能真心求贤,贤士将闻风而至。见《战国策·燕策一》。语法:燕骏千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4 点金成铁
- 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也比喻把好事办坏。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真觉大师灵照》:“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吗?’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言,敢希垂示!’语法:点金成铁兼语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第九章:“显然是脱胎于马氏这一篇《借马》,却点金成铁,变成了恶俗不堪入耳目的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