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掐会算简介
能掐会算的意思
解释:
能用手指掐算。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出处:
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大家都说老鼠能掐会算,老鼠算到有灾难,早就逃走了。”
语法:
能掐会算作谓语;指有未卜先知的本事。
示例:
他能掐会算,能预见未来。
能掐会算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神机妙算
成语造句
- 1.我姐夫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掐会算,还精通双陆关扑,受邀理所当然,你们这些人聒噪个甚!
- 2.林兄弟,公孙兄弟,你们两个人不愧是有学问的人,都能掐会算的,算出来日本人会来咱们绺子。
- 3.怎么了,诸葛亮能掐会算,人家高阳不也是一样能预知未来吗!把高阳比作诸葛亮又怎么了,我看一点也不过分吗!
- 4.一口气问出三个问题,虽然说是问句,却说的分明斩钉截铁,似乎真是高人能掐会算出来的。
- 5.我要能掐会算的,第一个就把你掐成头驴!冯大眼扬起烟袋杆子作势要敲杨棒子。
- 6.想起前世小说杂闻中读过的,神仙能掐会算的传说,项彬莫名觉得有些不安,但他还是站起身来,跟着项海山走了过去。
英语翻译
- 日语:
うらないが上手(じょうず)である。予見(よけん)が的確(てきかく)にあたる
能掐会算相关词语
- 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出处:《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 2 玄机妙算
- 神妙莫测的计谋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9回:“运督军需,智擒法戒,玄机妙算,奇功莫大。”语法:玄机妙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出处:清·吴趼人《俏皮话·驴辩》:“然则秀才们,看得两卷书,何以便要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语法: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作宾语、分句;指学习的作用。示例:梁遇春《途中》:“俗语说道:‘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 4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出处: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语法:奇才异能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才能。示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竟是一个奇才异能之辈,路见不平做出来的。”
- 5 论德使能
- 选拔有道德的人和使用有才能的人。论,通“抡”。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语法:论德使能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选拔人才。
- 6 遭遇际会
- 犹言逢遇时机。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今吾德至薄也,人至鄙也,遭遇际会,幸承先王馀业,恩未被四海,泽未及天下,虽倾仓竭府以振魏国百姓,犹寒者未尽暖,饥者未尽饱。”语法:遭遇际会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唐·房玄龄《晋书·宣帝纪》
- 7 谨能胜祸
- 谨:小心慎重;祸:灾难。做事谨慎可避免灾祸出处: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序》:“力能胜贫,谨能胜祸。”语法:谨能胜祸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8 全智全能
- 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出处:毛泽东《党内团结的辨证方法》:“我看要是自称全智全能,像上帝一样,那种思想是不妥当的。”语法:全智全能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一篇第二章第二节:“它是'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的全智全能。”
- 9 摇头不算点头算
- 明确表态出处:老舍《茶馆》:“你看,姑娘一过门,吃的是珍馐美味,穿的是绫罗绸缎,这不是造化吗?怎样,摇头不算点头算,来个干脆的!”语法:摇头不算点头算作宾语、分句;指明确表态。
- 10 成算在心
- 心中早已经算计好了如何应付的办法。出处:宋·孔平仲《续世说·巧艺》:“李存进欲造浮桥,军吏曰:‘河桥须竹索……今无竹石,窃虑难成。’存进曰:‘吾成算在心,必有所立。’”语法:成算在心作谓语;用于处事。
- 11 巧能成事
- 巧:灵巧、机敏。 灵巧机敏能成就事业。出处:《孙子·九地》:“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 12 天纵多能
- 天纵:天所放任,意思是上天所赋予。 旧指上天使之成为杰出的人物。出处:《论语·子罕》:“大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 13 碌碌无能
- 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出处:宋 吴箕《常说》:“上书昭王,切而不迫;君臣纵谈,观者色变,此岂碌碌无能之人?”语法:碌碌无能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沙汀《淘金记》:“而在这一点上,人种已不复是一个碌碌无能的少爷,而是社会风习的改革者了。”
- 14 进贤任能
- 进:推荐,选拔。举荐贤者,任用能人。出处:《礼记 大传》:“三曰举贤,四曰使能。”语法:进贤任能作谓语、宾语;指选拔人才。示例:治兵训武,进贤任能,以公族屈完为贤,使为大夫。(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