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手八脚简介
七手八脚的意思
解释:
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
出处: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语法:
七手八脚联合式;作状语;形容人多手杂,动作纷乱。
示例:
众人七手八脚将他扛抬了出来。(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成语造句
- 1.大家七手八脚,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 2.众人七手八脚地把伤员抬上了担架。
- 3.说着,众人七手八脚将武大装入棺材内,钉上长命钉。
- 4.他不小心从墙上摔了下来,大家七手八脚地把他抬进了医院。
- 5.洪水涨得太快,只见居民七手八脚地忙着搬家具到高处。
- 6.他踢足球扭伤了脚,同学们立即七手八脚地把他抬进医务室。
英语翻译
- 英语:
too many cooks
- 其他:
<德>in einem Durcheinander (von vielen helfenden Hǎnden)
七手八脚相关词语
- 1 七孔八洞
- 2 如手如足
- 手足:比喻兄弟。比喻兄弟的感情。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谁无兄弟,如足如手。”
- 3 评头论脚
- 见“评头品足”。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她们的眼睛老瞅着新娘,有时也看看新郎,她们肩挨着肩,手拉着手,评头论脚,叽叽嘈嘈地小声地吵嚷个不休。”语法:评头论脚作谓语、宾语;指乱发议论。示例: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第九章:“龙庆虽然看不起,但极不愿意对人家评头论脚。”
- 4 七扭八歪
- 形容不端正。出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剥落的土房。”语法:七扭八歪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徐光耀《平原烈火》:“咱们家向来走不到七扭八歪的斜岔子上去……”
- 5 七步奇才
- 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出处:清·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文事》:“七步奇才,羡天才之敏捷。”语法:七步奇才作宾语;比喻人才思敏捷。
- 6 三魂七魄
- 魂:旧指能离开人体而存在的精神;魄:旧指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道家语,称人身有“三魂七魄”。出处:《抱朴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则自见其身中之三魂七魄。”语法:三魂七魄作宾语、定语;指人的魂魄。示例:但凡精血成胎者,有三魂七魄,被桂芳叫一声,魂魄不居一体,散在各方,自然落马。(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七回)
- 7 拱手让人
- 拱手:双手合抱在胸前,以示敬意。恭顺地让给别人。形容怯弱可欺或甘心为奴仆、附庸。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41回:“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语法:拱手让人作谓语、宾语;指不争夺。示例:明知众寡不敌,守不住这个青岛,但若拱手让人,殊不甘心。(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一回)
- 8 七步八叉
- 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语法:七步八叉作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才思。
- 9 七魄悠悠
- 谓七魄离身飘荡。 形容惊愕、昏厥或死亡。
- 10 手挥目送
- 手挥:挥动手指弹琴;目送:眼睛追视归鸿。手眼并用,怎么想就怎么做。也比喻语言文字的意义双关,意在言外。出处:三国 魏 稽康《四言赠兄秀才公穆入军》诗:“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语法:手挥目送联合式;作谓语;含褒义。示例:朱光潜《作文与运思》:“纵遇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
- 11 强中更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出处: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我想有这桃花女,怎显我的阴阳,只等问成了亲事时,不怕不断送在我手里。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被恶人磨。”语法:强中更有强中手复句式;作宾语、分句;指人不能自满自大。示例:梁斌《播火记》:“皇上家银子还碰上绿林英雄呢!‘强中更有强中手’。”
- 12 露马脚
- 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出处:元·无名氏《陈州粜米》:“这一来只怕我们露出马脚来了。”语法:露马脚作谓语、宾语;指暴露。示例: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虽有些露马脚的处在,转都替他遮盖过了。”
- 13 嘎七马八
- 指毫无条理,乱七八糟出处:老舍《骆驼祥子》:“他就嘎七马八的买回一大堆食物,给他们俩吃。”语法:嘎七马八作定语、状语;指杂乱。
- 14 蓬头赤脚
- 头发蓬乱,光着脚丫。形容未经修饰很不整齐的样子。出处:明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一回:“被人打得蓬头赤脚,衣裳粉碎。”语法:蓬头赤脚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口语。示例: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八回:“新嫂嫂蓬头赤脚,一定还要亲自替陶子尧打一条辫子,方容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