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意逆志简介
以意逆志的意思
解释:
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
出处: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语法:
以意逆志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盖常使人以意逆志,初不以叙事倾倒为工。”
以意逆志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以己度人
成语造句
- 1.你这是以意逆志,说出的话不足以令人相信。
- 2.这对情侣,一度以意逆志后,女的便珠胎暗结了。
- 3.“以意逆志”的提出,标志着中国诗学观念上一次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转折。
- 4.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 5.以意逆志命题诠释史显示了汉语语境中存在着一种可以称为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学术传统,经典建构、伦理对话是其所具有的汉语文化与思想特质。
- 6.可见,“以意逆志”说中正含有间性理论的原生态的丰富存在。
以意逆志相关词语
- 1 用心用意
- 犹言专心致志。出处:姚雪垠《长夜》九:“其实他并不想晓得正文中讲些什么,他只在聚精会神地,用心用意地,向密密的方块字群中寻找他所要寻找的一个字。”语法:用心用意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2 意在笔外
- 意思或含义表现于笔墨之外。出处:宋·邓牧《伯牙琴·洞霄诗集序》:“往往意在笔外,气足以胜之也。”
- 3 以介眉寿
- 介:祀求;眉寿:长辈出处:《诗经·豳风·七月》
- 4 真心实意
- 心意真实诚恳;毫无虚假。形容没有丝毫虚伪。出处: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常言道:海深须见底,各办着个真心实意。”语法:真心实意联合式;作主语、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真心实意,才能找到知己。
- 5 专心一意
- 一心一意。出处:《汉书·翟方进传》:“其专心一意毋贷,近医药以自持。”汉·陆贾《新语·怀虑》:“专心一意,身无境外之交,心无欹斜之虑。”语法:专心一意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毛泽东《必须注意经济工作》:“使我们的红军减少自己的找给养的这一部分工作,专心一意去打敌人。”
- 6 一心一意
- 只有一个心眼儿;没有别的考虑。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杜恕传》:“免为庶人,徙章武郡,是岁嘉平元年。”裴松之注引《杜氏新书》:“故推一心,任一意,直而行之耳。”语法:一心一意联合式;作定语、状语;含褒义。示例:所以彭官保便一心一意的料理防守事宜,庄制军便一心一意料理军需器械。(清 张春帆《宦海》第四回)
- 7 得意门生
- 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门生;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语法:得意门生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他虽然和咱们满州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他待我也实在亲热,那个人将来不可限量。(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
- 8 瓷意妄为
- 任意干坏事。
- 9 以索续组
- 用粗绳去连接丝带。比喻后继者的才学远逊前人。出处:唐·刘知幾《史通·杂说上》:“贤君见抑,而贼臣是党,求诸旧例,理独有违。但此是绝笔获麟之后,弟子追书其事。岂由以索续组,不类将圣之能者乎?何其乖剌之甚也!”语法:以索续组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0 燕雀岂知雕鹗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同“燕雀安知鸿鹄志”。出处:元 无名氏《玩江亭》第二折:“燕雀岂知雕鹗志,顽童不解老仙机。”语法:燕雀岂知雕鹗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适以相成
- 适:恰好。恰好可以相辅相成出处:老舍《赵子曰》:“他们两个好像庙门前立着的那对哼、哈二将,唯其不同,适以相成。”语法:适以相成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辞简意足
- 简:简要;足:充实,完备。文词简要而内容充实出处: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语法:辞简意足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或作文等。
- 13 以盲辨色
- 用盲眼去辨别色彩。比喻没有正确的方法是达不到目的的出处:战国·赵·荀况《荀子·修身》:“不是师法,而好自用,譬之是犹以盲辨色、以聋辨声也,舍乱妄无为也。”语法:以盲辨色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4 遂心满意
- 见“遂心如意”。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我们索性去截住他,夺了盘缠,抢了白马凑分,却不是遂心满意之事?”语法:遂心满意作谓语、定语;指称心满意。示例: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来,三奶给你作主,管保给你挑个遂心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