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林革音简介
泮林革音的意思
解释: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后用“泮林革音”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出处:
《诗·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郑玄笺:“言鸮恒恶鸣,今来止于泮水之木上,食其桑黮。为此之故,故改其鸣,归就我以善音。喻人感于恩则化也。”
语法:
泮林革音作宾语、定语;指环境改变人。
示例:
自上而下,速于置邮,泮林革音,无复故态。唐·刘禹锡《唐故相同赠司空令狐公集序》
泮林革音相关词语
- 1 瑶林玉树
- 见“瑶林琼树”。出处:宋·向子湮《南歌子·郭小娘道装》词:“瑶林玉树出风尘,不是野花凡草,等闲春。”语法:瑶林玉树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声音笑貌
- 指人的言谈、表情等。出处:《孟子·离娄上》:“恭俭岂可以声音笑貌为哉。”语法:声音笑貌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言谈、表情等。示例:局中诸公,性情心术,声音笑貌,一一如绘。(清 平步清《霞外捃屑》卷四)
- 3 焚林而畋
- 同“焚林而田”。出处:宋·秦观《李训论》:“焚林而畋,明年无兽;竭泽而鱼,明年无鱼。”语法:焚林而畋作谓语、定语;比喻只图眼前利益。
- 4 金口玉音
-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出处: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语法:金口玉音作主语、宾语;指说话正确,补能改变。
- 5 聆音察理
- 听到声音就能明察事理。指善于分析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我老孙,颇有降龙伏虎的手段,翻江搅海的神通;见貌辨色,聆音察理。”语法:聆音察理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示例:要多思多想,一窍通,百窍通,聆音察理,随机应变。包蕾《猪八戒学本领》
- 6 甘酒嗜音
- 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出处:《尚书·五子之歌》:“内作色荒,外作禽荒;甘酒嗜音,峻宇雕墙。”语法:甘酒嗜音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 7 音与政通
- 音:音乐;政:政治。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同人们所处的社会政治状况是紧密联系的。出处:《礼记·乐记·乐本》:“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唐·白居易《法曲·美列圣,正华声也》:“乃知法曲本华风,苟能审音与政通。”
- 8 林下风韵
- 同“林下风气”。出处:明·徐渭《跋书卷尾一》:“谢道韫,虽是夫人,却有林下风韵,是谓秀中现雅。”语法:林下风韵作宾语;用于女性。
- 9 笑貌声音
- 笑貌:表情;声音:谈吐。指人的言谈、态度等出处: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女辗转床席,绝而复苏者数次,迨至转危为安,笑貌声音,不殊常度,而言动举止,如出两人。”语法:笑貌声音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言谈、表情等。
- 10 林下风气
- 林下:幽僻之境;风气:风度。指女子态度娴雅、举止大方。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贤媛》:“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语法:林下风气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四卷:“举目看十八姨,体态飘逸,言词泠泠,有林下风气。”
- 11 深山穷林
- 与山外、林外距离远的、人迹罕至的山岭、森林。出处:唐·柳宗元《零都郡复乳穴记》:“且夫乳穴必在深山穷林,冰雪之所储,豺虎之所庐。”语法:深山穷林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 12 鸟革翚飞
- 革:鸟张翅;翚:羽毛五彩的野鸡。如同鸟儿张开双翼,野鸡展翅飞翔一般。旧时形容宫室华丽。出处:《诗·小雅·斯干》:“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语法:鸟革翚飞作宾语、定语;指宫室华丽。示例: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三卷:“竹苞松茂谓制度之得宜;鸟革翚飞,谓创造之尽善。”
- 13 独木不成林
- 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崔骃传》:“盖高树靡阴,独木不林,随时之宜,道贵从凡。”语法:独木不成林复句式;作主语、分句;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示例:周立波《山乡巨变》下卷:“这叫做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
- 14 青鸟传音
- 青鸟:传说中西王母娘娘的神鸟。指使者传递信息出处:《汉武帝故事》:“有二青鸟如乌,侠侍王母旁。”语法:青鸟传音作宾语、定语;用于交往等。示例:《康熙乐府·端正好·元日朝贺》:“瑶池青鸟传音到,说群仙飞下丹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