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夺人之好简介
君子不夺人之好的意思
解释: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出处: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我这里劝着道着他不采分毫,别人的首级他强要,他小心儿不肯自量度,可不道君子不夺人之好。”
语法:
君子不夺人之好作宾语、定语;用于为人等。
君子不夺人之好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君子成人之美
- 反义词
英语翻译
- 英语:
The noble man does not take something others love.
君子不夺人之好相关词语
- 1 一暝不视
- 闭上眼睛,不再睁开。指死亡。出处: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有断脰绝腹,一暝而万世不视,不知所益,以忧社稷者。”语法:一暝不视联合式;作谓语;指死亡。示例: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暝不视者矣。”
- 2 浩然之气
- 浩然:盛大的样子;气:精神;气概。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语法:浩然之气偏正式;作主语、宾语;指正大刚直的精神。示例:贫薄把人灰,且养就这浩然之气。(元 汤显祖《牡丹亭 言怀》)
- 3 终食之间
- 吃完一顿饭的时间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语法:终食之间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4 负乘斯夺
- 语出《易·系辞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后以“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后以“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出处:语出《易·系辞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语法:负乘斯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兼招讨使,权不为不重,若更加以甚高非常之宠,必起负乘斯夺之悔,所有宣抚副使恩命,实难祗受。宋·岳飞《辞宣抚副使札》
- 5 狼狈不堪
- 狼狈:疲惫、窘迫的样子;堪:忍受。指困顿窘迫的样子。出处:宋 朱熹《与政府札子》:“风痰大作,头目旋晕,几欲僵卧,今已累日,精神愈见昏慢,委是狼狈不堪。”语法:狼狈不堪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掌声如翻腾的怒海汹涌的扑向台上去,弄得这些丑类面红耳赤,狼狈不堪。(刘白羽《雷电颂——怀念郭沫若同志》)
- 6 城下之辱
- 谓兵临城下屈膝求和的耻辱。出处:梁启超《知耻学会叙》:“越惟无耻,故安于城下之辱。”语法:城下之辱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一箭之遥
- 相当于一箭射程的距离。比喻相距不远。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回:“宋江上得马来,前行的众头领,已去了一箭之地,见宋江和贯忠说话,都勒马伺候。”
- 8 直而不挺
- 指做事按正直之道而行,但能有变通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盖宽饶传》:“夫君子直而不挺,曲而不讪。”语法:直而不挺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惠而不费
- 惠:给人好处;费:耗费。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尧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之亦惠而不费乎!”语法:惠而不费联合式;作谓语;指给人好处,自己却无所损失。示例:谁知庄大老爷这笔款项情愿报效,只代子弟们求几个保举,更是惠而不费的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 10 不敢高攀
- 攀:比喻结交依附他人。不敢跟社会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交朋友或结亲戚出处: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清商曲辞二 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贵德攀。感郎意气重,遂得结金兰。”语法:不敢高攀动宾式;作谓语;形容不主动与他人结交。示例:他那种人我们是不敢高攀的。
- 11 百世不易
- 千秋万代永不改变。出处:《汉书 邹阳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臣愿大王孰计而身行之,此百世不易之道也。”语法:百世不易作谓语、定语;指永恒。
- 12 不卑不亢
- 卑:自卑;亢:高傲。既不自卑;也不高傲。也作“不亢不卑”。出处: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语法:不卑不亢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指对人的态度彬彬有礼有分寸。示例:我们为人处世,应不卑不亢。
- 13 不分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语法:不分青红皂白复句式;作谓语;形容是非不分,办事武断。示例: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文采觉得这么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14 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出处: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语法: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复句式;作分句;比喻避嫌。示例:俗话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