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贤屏恶简介
进贤屏恶的意思
解释:
犹言进贤黜佞。
出处:
元·解傒斯《吴澄神道碑》:“英宗即位,郓忠宪王拜住丞相,进贤屏恶,天下风动。”
语法:
进贤屏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进贤屏恶相关词语
- 1 恶籍盈指
- 犹恶贯满盈。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龙飞相公》:“此非所能效力,惟善可以已之。然君恶籍盈指,非大善不可复挽。”何垠注:“恶籍盈指,犹言恶事纪载已满,不胜指也。”语法:恶籍盈指作谓语、定语;形容人很坏。
- 2 粗衣恶食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出处:《三国志 魏志 司马朗传》:“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语法:粗衣恶食作定语、宾语;指生活艰苦。示例:夫人在狱中,粗衣恶食,所有金钱,尽敬诸贫囚。(清 梁启超《罗兰夫人传》)
- 3 居心险恶
- 居心:存心;险:阴险;恶:恶毒。心地阴险恶毒。语法:居心险恶作谓语、定语;指动机不纯。示例:他居心险恶,得高度重视
- 4 银屏金屋
- 形容极其华丽的住宅和陈设。借指富家大族。出处:清·龚自珍《定风波》词:“须信银屏金屋里,一例,琪花不称槛前栽。”语法:银屏金屋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清·陶贞怀《天雨花》第21回:“若照这样来看起,怎做银屏金屋人。”
- 5 植善倾恶
- 谓培植善者,倾覆恶类。
- 6 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语法: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坏事比好事传播快。示例: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他们这个好笑的话柄,一人传十,十人传百。”
- 7 元恶未枭
- 元恶:首恶;枭:悬头示众。指首恶没有受到惩治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方今天下骚扰。元恶未枭。”语法:元恶未枭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8 进退应矩
- 前进后退均合规矩。出处:《宋书·乐志》:“旄旍指麾,进退应矩。”语法:进退应矩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
- 9 造恶不悛
- 作恶事而不肯悔改。出处:明·刘基《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伐莱公至自伐莱大旱》:“宣公造恶不悛,而流毒于其国若是哉!”语法:造恶不悛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 勿:不要;为:做。不要以为是微小的坏事就可以做,不要以为是不大的好事就不去做出处:《诸葛亮集》:“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语法: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1 恶恶从短
- 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不十分苛责。出处:《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 12 畏影恶迹
- 比喻为人愚蠢,不明事理。出处:《庄子·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语法:畏影恶迹作谓语、定语;指不明事理。
- 13 好善嫉恶
- 崇尚美善,憎恨丑恶。出处: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语法:好善嫉恶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人的性格。示例:尤恶下为朋党相构,好善嫉恶,出于天性。《旧唐书·李晟传》
- 14 逆风恶浪
- 比喻险恶的形势。出处:《人民文学》1978年第2期:“即使尹老师满腹牢骚及烦躁,也还是听到铃声,奔赴教室,顶着‘四人帮’掀起的逆风恶浪,为学生们上课。”语法:逆风恶浪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