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举能简介
选贤举能的意思
解释:
选举贤人;荐举能人。
出处:
《旧唐书 食货志上》:“设官分职,选贤任能,得其人则有益于国家,非其才则遗患于黎庶。此义不可不知也。”
语法:
选贤举能联合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示例:
郭沫若《历史人物 屈原研究三》:“他主张德政,主张选贤举能,主张大一统。”
成语造句
- 1.不拘一格选贤举能,给我们的事业带来了生机。
- 2.他也是著名的《泰始律》的主编之一,在选贤举能这方面也做得不错,给朝廷推荐了许多人才。
- 3.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是人才交流的主要信息源,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
- 4.李世民是一个选贤举能的好皇帝。
- 5.现在不可能是选贤举能,任人唯亲是现在最可取的办法,李明喜欢人才这没错,但是李明更加喜欢忠诚的手下。
- 6.这就像当初蔡邕他们主张的选贤举能,那样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英语翻译
- 英语:
select and recommend the good men and able men
选贤举能相关词语
- 1 青钱万选
- 比喻文章出众。出处:《新唐书 张荐传》:“员外郎员半千数为公卿称‘鷟文辞犹青铜钱,万选万中’。”语法:青钱万选主谓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宋 宴殊《示张寺丞王校勘》诗)
- 2 以言举人
- 根据言论来举荐人才。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利议》:“[文学]议论称诵,窃商赐之辞;刺讥言治,过管晏之才。心卑卿相,志小万乘。及授之政,昏乱不治。故以言举人,若以毛相马,此其所以多不称举。”语法:以言举人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3 能刚能柔
- 刚:刚强;柔:温和。指可以温和也可以强硬出处:老舍《骆驼祥子》:“能刚能柔才是本,她得瀎他一把儿。”语法:能刚能柔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性格。
- 4 选贤与能
- 选拔任用贤能的人。与,通“举”。亦作“选贤任能”、“选贤举能”。出处:《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售修睦。”语法:选贤与能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爱惜人才。示例:选贤与能,于今虽重。唐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
- 5 推贤下士
- 推:赞许。指有地位的人能降格与有贤德的人交往出处:《梁书·徐勉传》:“当应推贤下士,先物后身,然后可以报恩明主,克保元吉。”语法:推贤下士作谓语、定语;用于交往等。
- 6 举手加额
- 拱手与额相齐,是古人表示欢庆的意思。出处:宋 陈亮《与韩子师侍郎书》:“百姓闻贤使君之来,举手加额,以为天眼开矣。”语法:举手加额连动式;作谓语;。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那赵干钓得一个三尺来长金色鲤鱼,举手加额,叫道:‘造化!’”
- 7 中江举帆
- 中:到中心;举:升起,扬起。到江中心升起船帆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语法:中江举帆作谓语;指到江中心升起船帆。
- 8 百无一能
- 什么都不会做。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语法:百无一能作谓语、定语;指人无能。
- 9 举轻若重
- 指对待简单事情的认真态度
- 10 提纲举领
- 同“提纲挈领”。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遇安禅师》:“提纲举领,尽立主宾,如何是主?”语法:提纲举领作谓语、定语、宾语;指简明扼要。
- 11 知情不举
- 举:检举。了解情况而不揭发。出处: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一回:“我为巡城之职,理宜奏闻;若为朋友之情,匿而不奏,这知情不举的罪名,亦所不免。”语法:知情不举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迨后听得连自己参劾了,道是通同作弊,知情不举的罪名,就知自己有些不便,镇日将大门紧关。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三十六回
- 12 进贤黜奸
- 犹言进贤黜佞。出处:明·郑晓《今言》第四卷:“优厘大开离照,独运乾刚,进贤黜奸,明令赏罚。”语法:进贤黜奸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用人等。
- 13 百废待举
- 百废:指各种荒废的事业;举:举办。各种废置的事业都等待重新办起来。出处:吴晗《海瑞罢官》:“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语法:百废待举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形容一切事都有重新做起。示例:百废待举,他不出头做主,实在令人着急。(吴晗《海瑞罢官》)
- 14 寝寐求贤
- 寝寐:躺在床上睡觉。连睡觉做梦都在寻求贤人。形容求贤若渴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35回:“十月初二日,内阁奉上谕:‘朕承祖宗鸿业,寝寐求贤,以贤治道。’”语法:寝寐求贤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