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足而三简介
鼎足而三的意思
解释:
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也泛指三个方面。
出处:
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内则一妻一女一子,鼎足而三焉。”
语法:
鼎足而三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指三分天下。
示例:
老头儿在席上,看着安老夫妻的这个佳儿,这双佳妇,鼎足而三,未免因羡生感,因感生叹。(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二回)
鼎足而三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鼎足而立
成语造句
- 1.你想合并五岳剑派,要与少林、武当鼎足而三,才高志大,也算了不起。
- 2.游仙诗,早在六朝就已成为堪与山水诗、田园诗鼎足而三的一个诗歌品种。
- 3.薛宝钗是与贾宝玉、林黛玉鼎足而三的重要人物,也是红学研究中争议最多的复杂人物。
- 4.因此,临摹教学与实物写生、画史画论研读鼎足而三,是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津梁。
- 5.而这种境界,才是真正的古龙,才是古龙别于金梁,鼎足而三的真正原因!三、梦幻型。
- 6.万家岭大捷,挽洪都于垂危,作江汉之保障,并与平型关、台儿庄鼎足而三,盛名当垂不朽。
英语翻译
- 英语:
(of three rival powers) stand like the legs of a tripod cauldron
鼎足而三相关词语
- 1 酒过三巡
- 酒过三巡的意思是酒喝了三轮。比如,同桌的人有五位,那么每个人都喝了一次,那么就是一轮,也就是“一巡”。这是“巡”的最初的意思。
- 2 一而二,二而三
- 由一至二,由二至三。指由此及彼联想开去。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八回:“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便可解释这段悲伤。”语法:一而二,二而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鸡鸣而起
- 鸡叫时就起床。形容勤奋不怠。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语法:鸡鸣而起偏正式;作谓语、分句;形容勤奋不怠。示例:鸡鸣而起,孜孜焉,亦不为利。(唐 韩愈《上宰相书》)
- 4 起死人而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以再造之恩。也比喻言词委婉动听,将死的也说活了。出处:《国语 吴语》:“君王之于越也,繄起死人而肉白骨也。”语法:起死人而肉白骨复句式;作分句、定语;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示例: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真正的好比作'吹泥絮上青云,起死人而肉白骨。'”
- 5 无为而治
- 无为:无所作为;治:治理。自己无所作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当政的时候,沿袭尧的主张,不做丝毫改变。后泛指以德化民。出处:《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语法:无为而治作宾语、定语;指以德化民。示例:老舍《四世同堂》:“假若人们都像钱先生,巡警们必可以无为而治。”
- 6 三人为众
- 数目达到三人即可称为众人,已不算少数。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高惠高后文功臣表序》:“三人为众,虽难尽继,宜从尤功。”语法:三人为众主谓式;作谓语、分句;指人多。
- 7 劳而不怨
- 形容孝子精心侍奉父母。
- 8 怫然而怒
- 怫然:愤怒的样子。指突然发怒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德充符》:“我怫然而怒。”语法:怫然而怒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生气时。
- 9 望尘而拜
- 指迎候有权势的人,看见车扬起的尘土就下拜。形容卑躬屈膝的神态。出处:《晋书 潘岳传》:“岳性轻躁,趋势利,与石崇等谄事贾谧,每候其出,与崇辄望尘而拜。”语法:望尘而拜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若有持锦珍宝而行者,则望尘而拜矣。”
- 10 顿足不前
- 停顿下来不前进。语法:顿足不前作谓语、定语;指停滞不前。示例:她顿足不前,害怕有人从中作梗
- 11 三街两市
- 泛称各街市。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四:“终日只是三街两市,和着酒肉朋友串哄。”语法:三街两市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品头评足
- 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出处: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语法:品头评足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示例:你应该多干点实事,不要总品头评足。
- 13 怒目而视
- 怒目:瞪着发怒的眼睛;视:看。非常愤怒地瞪着双眼看。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林冲、杨志怒目而视,有欲要发作之色。”语法:怒目而视主谓式;作谓语;表示强烈不满。示例:他们俩都是小心眼之人,刚才因为一点点小事就大吵起来,竟达到怒目而视的程度。
- 14 欲得而甘心
- 想要弄到手才称心满意(多用于对人的报复或打击)。出处:戚其章《甲午战争史》第三章第二节:“敌人早就视定远、镇远为眼中钉,‘其所欲得而甘心者,亦惟定、镇二船’。”语法:且即使陈炯明之对于文积不能平,至于倒戈,则所~者,文一人之生命而已,而人民何与? ★蔡东藩《民国演义》第一百三十八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