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窗萤几简介
雪窗萤几的意思
解释: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后即以“雪窗萤几”比喻勤学苦读。
出处:
《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集萤映雪”李善注引《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晋书·车胤传》:“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语法:
雪窗萤几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雪窗萤几相关词语
- 1 洪炉点雪
- 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佛印师四调琴娘》:“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语法:洪炉点雪主谓式;作宾语;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示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2卷:“他原是明悟禅师转世,根气不同,所以出儒入墨,如洪炉点雪。”
- 2 步雪履穿
- 形容人穷困潦倒。出处:唐 王维《送郑五赴任新都序》:“牵衣肘见,步雪履穿,获戾由中,是贫非病。”
- 3 囊萤照书
- 囊萤:把萤火虫放在袋子中。形容家境贫寒,勤苦读书。出处:《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语法:囊萤照书作谓语、定语;指勤学苦读。
- 4 聚萤映雪
- 聚萤:晋代人车胤收集萤火虫读书;映雪:晋代人孙康映雪读书。形容刻苦攻读,勤学上进出处:《北史·崔赜传》:“未尝聚萤映雪悬头刺股,读《论》唯取一篇,披《庄》不过盈尺。”语法:聚萤映雪作宾语、定语;用于求学等。
- 5 迎风冒雪
- 迎:对着,冲着。顶着寒风,冒着大雪。常形容旅途艰辛。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四回:“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行彀多时,又值早春天气,但见三阳转运,万物生辉。”语法:迎风冒雪作宾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真个是迎风冒雪,戴月披星。”
- 6 赛雪欺霜
- 赛:超过。比雪冷,比霜寒。比喻表情冷漠严峻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姑娘因作了那等一个梦,这一提起儿,又把那斩钢截铁的心肠,赛雪欺霜的面孔给提回来,重答了紧板了。”语法:赛雪欺霜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7 冰消雪释
- 比喻事物消失瓦解。出处:靳以《被煎熬的心》:“父亲已经在楼梯口那里等她,好象原想申斥她几句,看到她便什么都冰消雪释的样子,只在急急地问她是不是医院出了什么事。”语法:冰消雪释作谓语、定语;指事物消失。示例:至此,我们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谅解,并从心底深处感到在一起谈一谈是件很愉快的事。最初的对立早已冰消雪释了。《十月》1981年第1期
- 8 艳如桃李,冷如霜雪
- 形容女子容貌艳丽而态度严肃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女子得非嫌吾贫乎?为人不言亦不笑,艳如桃李,而冷如霜雪,奇人也!”语法:艳如桃李,冷如霜雪作谓语、定语;形容女子容貌艳丽。
- 9 见几而作
- 几:苗头;作:行动。指发现一点苗头就立刻采取措施。出处:《周易 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语法:见几而作作谓语、宾语;用于处事。示例:富春子见似道举动非常,惧祸而逃,可谓见几而作者矣,(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二)
- 10 云窗月帐
- 犹言云窗月户。出处:明·高启《夜闻吴女诵经》诗:“云窗月帐散花多,闲读金经夜若何!”语法:云窗月帐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1 雪窗萤火
- 同“雪窗萤几”。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语法:雪窗萤火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示例:明·汪廷讷《狮吼记·叙别》:“卑人雪窗萤火,曾苦志于三冬;云路鹏程,未雄飞于万里。”
- 12 几不欲生
- 几:几乎;欲:想。几乎都不想活了。出处:宋 吕大钧《吊说》:“其恻怛之心、痛疾之意不欲生。”语法:几不欲生作谓语、定语;指几乎绝望。示例:凤姐本是贪得无厌的人,如今被抄净尽,自然愁苦,又恐人埋怨,正是几不欲生的时候。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七回
- 13 雪中送炭
-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出处: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语法:雪中送炭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 14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出处: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而已。”语法:阳春白雪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文学作品。示例:长老听了,赞叹不已道:“真是阳春白雪,浩气冲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