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言厉颜简介
正言厉颜的意思
解释:
见“正言厉色”。
出处: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钱典史听了这话,便正言厉颜的对他说道:‘世兄!用到这样管家,你做主人的总要有点主人的威势才好。’”
语法:
正言厉颜作谓语、状语;指人的态度。
正言厉颜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正言厉色
正言厉颜相关词语
- 1 讬诸空言
- 见“讬之空言”。
- 2 言论风生
- 形容言谈议论时兴致很高,气氛活跃。出处:清·袁枚《新齐谐·赵李二生》:“[书生]邀入坐,言论风生。”语法:言论风生作谓语、状语;用于说话。
- 3 绿鬓朱颜
- 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出处:宋 晏殊《少年游》词:“绿鬓朱颜,道家装束,长似少年时。”语法:绿鬓朱颜联合式;作宾语;指年轻人。示例:绿鬓朱颜,便不可无温柔之奇货。《西湖佳话·西泠韵迹》
- 4 一言之信
- 信:信用。对自己说的话都很讲信用。出处:《孔子家语·好生》:“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匪申叔之信,不能达其义,匪庄王之贤,不能受其训。”
- 5 甘言美语
- 甜美动听的话。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你们可密访著船家周四,用甘言美语哄他到此,不可说出实情。”语法:甘言美语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阿谀奉承话。
- 6 言不由衷
-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语法:言不由衷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清 龚自珍《对策》:“进身之始,言不由衷。”
- 7 明公正义
- 见“明公正气”。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77回:“若遇着买花儿东西,明公正义问他要。”语法:明公正义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 8 言必信,行必果
-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言必信,行必果,硁硁,固执然小人哉!”语法:言必信,行必果复句式;作谓语、主语、分句;含褒义。示例:我们中国人说话是算数的,从来是言必信,行必果。
- 9 形于颜色
- 色:神色。内心的活动表露脸色上面出处:宋·范祖禹《论德政》:“忧瘁泣涕,形于颜色。”语法:形于颜色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 10 巧言不如直道
- 巧言:好听而虚伪的话。 比喻假言假语不如有话直说。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又费我半盆水一锭皂角,巧言不如直道,我谢你个达磨俫把衣钵亲交。”
- 11 不务正业
- 务:从事;正业:正当的职业;本职工作。不干正当的工作。现多指丢下本职工作不做;去搞其他的事情。出处: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这人不甚读书,终日闲游浪荡,一自父母亡后,分外不务正业。”语法:不务正业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游手好闲、贪图安逸的人。示例:在那时候他们是被骂为不务正业的青年,但没人知道当时的社会已无青年们可务的正业。(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 12 鹦鹉能言
- 鹦鹉能学人说话。比喻要小心学舌的人,谨防走漏消息出处:宋·柳永《玉楼春》:“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语法:鹦鹉能言作宾语、定语;用于劝诫人。
- 13 言不及私
- 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语法:言不及私作谓语、定语;指人一心为公。示例:他始终保持言不及私、一心为公的优良作风
- 14 危言覈论
- 正直而翔实的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