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源推本简介
穷源推本的意思
解释:
穷:寻求到尽头。探求事物的本源
出处:
明·沈鲸《双珠记·卖儿系珠》:“明珠悬项,穷源推本应根究。”
语法:
穷源推本作谓语、宾语;用于探求。
穷源推本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穷源推本相关词语
- 1 推而广之
- 推展开来而且把它扩大。也指从一件事情推及其它。出处: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其纪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语法:推而广之作谓语;用于口语。示例:推而广之,弥纶万有而非有;统而会之,究竟寂灭而非灭。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十
- 2 穷图匕见
-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 3 一本万殊
- 本:根源;万:许多;殊:不同。事物虽然千差万别,其实本源同一,比喻事物万变不离其宗,出自于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七。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七
- 4 本深末茂
- 本:树根;末:树梢。根深而枝叶茂盛。比喻事物根底深厚而富于生机,蓬勃茁壮。出处:唐·韩愈《答尉迟生书》:“故君子慎其实,实之美恶,其发也不舍,本深而末茂。”
- 5 推之四海而皆准
- 之:代词,指普遍性的真理;四海:指任何地方;皆:都是;准:准确。比喻具有普遍性的真理到处都适用出处:西汉·戴圣《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语法:推之四海而皆准作谓语、定语;指普遍性的真理。
- 6 推宗明本
- 推:推求;明:阐明。指推求阐明宗旨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5卷:“其道经焉,推宗明本,穷玄极妙,总众枝于真根,摄万条于一要。”语法:推宗明本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 7 弃末返本
- 见“弃末反本”。出处:《晋书·食货志》:“使四海之内,弃末而返本,竞农务功。”语法:弃末返本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等。
- 8 理屈词穷
- 理:道理;理由;屈:短;尽;穷:穷尽。理由站不住脚;无话可说。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是故恶夫佞者”宋 朱熹集注:“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词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语法:理屈词穷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并不等候答复,而正如一般忽然陷于理屈词穷的专横者一样,他立刻把最后一张牌摆出来了。(沙汀《呼嚎》)
- 9 无源之水,无本之末
- 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比喻没有基础的事物。
- 10 词穷理絶
- 同“ 詞窮理盡 ”。出处:《五灯会元·罗汉琛禅师法嗣·清凉文益禅师》:“師窘無以對,即放包依席下求决擇。近一月餘,日呈見解,説道理。 藏 語之曰:‘佛法不恁麽。’師曰:‘某甲詞窮理絶也。’”
- 11 少达多穷
- 形容得志时少,而穷愁失意时多。出处:宋·欧阳修《梅圣俞诗集序》:“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
- 12 探本穷源
- 探:求索。本:树根。穷:探寻。源:水源。寻找树根水源。比喻探求、追溯事物的根本。亦作“探本溯源”。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1回:“一来可以扩扩眼界,长长见识。二来也可以把这工艺一项探本穷源。”语法:探本穷源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13 背本趋末
- 古代常以农业为本,手工、商贾为末。指背离主要部分,追求细微末节。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上》:“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趋末。”语法:背本趋末联合式;作谓语;同舍本求末。示例:东汉·班固《汉书·魏相传》:“民多背本趋末,或有饥寒之色。”
- 14 追本溯源
- 追究根本;探索源头(本:根本;溯:追穷;探求)。比喻追寻根源。出处:石三友《金陵野史 圆明园与基泰工程司》:“说到这八座模型,追本溯源,不能不提到北洋政府时的总长朱启钤。”语法:追本溯源联合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示例:追本溯源,对仗不是文人创造,而是从民歌中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