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唇铁舌简介
铜唇铁舌的意思
解释:
比喻雄辩的口才。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3回:“不得贤弟自来力救,便有铜唇铁舌,也和他分辩不得。”
语法:
铜唇铁舌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铜唇铁舌相关词语
- 1 口干舌焦
- 见“口燥唇干”。出处:清·刘璋《斩鬼传》第四回:“两个人想来想去,总没个好法于。看看想到半夜,饿的龌龊口干舌焦,只的问仔细鬼道:‘老弟,我们饥了。我有带来的一包狗粪,请你如何?’”语法:口干舌焦作谓语、状语;指非常干渴。示例: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8章:“那吴启超自吹自擂,口干舌焦,没得到半点效果。”
- 2 唇亡齿寒
-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语法:唇亡齿寒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示例: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 3 掉嘴弄舌
- 掉:摇动;弄:耍弄,播弄。指吵架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六卷:“况且他是卖席子,你是做豆腐,各人做自家生理,何苦掉嘴弄舌,以至相争。”语法:掉嘴弄舌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吵架。
- 4 铜铸铁浇
- 见“铜浇铁铸”。出处:张英《老年突击队》:“大炮师傅,我们年轻人是铜铸铁浇的,这点辛苦算得什么!”语法:铜铸铁浇作定语;多用于比喻句。
- 5 吾膝如铁
- 比喻刚强不屈。出处:《元史·李齐传》:“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语法:吾膝如铁作谓语;用于处事。
- 6 书香铜臭
- 书香:读书的家风;铜臭:铜钱上的臭味。指集书香和铜臭于一体的书商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何物充栋汗车牛,混了书香铜臭。贾儒商秀,怕遇着秦皇大搜。”语法:书香铜臭作宾语、定语;多用于书商。
- 7 铁棒磨成针
- 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铁杵磨成针”。出处:清 颐琐《黄绣球》第十章:“拼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的迟,实在收效最速。”语法:铁棒磨成针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示例:清·颐琐《黄绣球》第十回:“拚着些坚忍工夫,做到铁棒磨成针的地位,看似发达得迟,实在收效最速。”
- 8 骗口张舌
- 搬弄口舌出处:元·无名氏《马陵道》第四折:“你道是同心共胆,还待要骗口张舌,我只问你三回两歇,怎送的我二足双瘸!”语法:骗口张舌作谓语、宾语;指搬弄口舌。示例:明·无名氏《南牢记》第二折:“听了你骗口张舌无大小,卖弄美貌妖娆。”
- 9 朱唇榴齿
- 榴:石榴。嘴唇红润,牙齿像石榴果实那样整齐。形容貌美丽出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第十卷:“两行尽是女人,年方二八,美貌轻盈,星限柳眉,朱唇榴齿,桃脸蝉发。”语法:朱唇榴齿作宾语、定语;多用于女性。
- 10 铜臭薰天
- 铜臭:铜钱的臭味。形容充满难闻的铜钱气味。指贿赂公行,风气败坏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席方行》:“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薰天,遂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语法:铜臭薰天作定语、状语;用于比喻句。
- 11 摇唇鼓喙
- 犹言摇唇鼓舌。出处:明·宋濂《送徐大年还淳安序》:“世之好议论者,见其辞禄而归,摇唇鼓喙,诩诩相夸奖。”语法:摇唇鼓喙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卖弄口才。
- 12 杜口结舌
- 犹言杜口吞声。出处:汉·焦赣《易林·比之咸》:“杜口结舌,心中拂郁,去灾患生,莫所告冤。”语法:杜口结舌作谓语、宾语;指无言以对。示例:而人主若不能虚心听纳,自古忠臣直士之所慷慨,至使杜口结舌。《晋书·傅玄传》
- 13 唇齿相依
- 嘴唇和牙齿互相依靠;比喻双方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利害与共。也作“唇齿相济。”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鲍勋传》:“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唇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语法:唇齿相依主谓式;作定语;含褒义,形容国家、地区、人际之间的关系。示例:高丽王倒也识见宏远,道大宋与辽百年和好,唇齿相依,不宜改图。(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 14 铜筋铁肋
- 见“铜筋铁骨”。出处:明·宋濂《秦士录》:“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语法:铜筋铁肋作宾语、定语;指人的身体健壮。示例: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回:“毋论回民不是铜筋铁肋,试想草枯水涸,人马如何走得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