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贫如洗简介
一贫如洗的意思
解释:
穷得像用水洗过似的;什么都没有。形容十分贫穷。
出处:
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语法:
一贫如洗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极其贫穷。
示例:
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邹韬奋《我的母亲》)
成语造句
- 1.王老师教了一辈子的书,家里一贫如洗。
- 2.他这几年挣了不少钱,可挥霍无度,早就一贫如洗了。
- 3.进入屋里,才证实他如传闻中地一贫如洗。
- 4.从一贫如洗到现在的生活富足,我的爱人默默地支持我,我们一起见证了那些艰苦奋斗的峥嵘岁月。
- 5.当年我们全家逃难到陕西的时候,室人交谪,一贫如洗,那段艰难岁月竟也熬过来了。
- 6.解放前,我家一贫如洗,常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英语翻译
- 英语:
so very poor as though everything has been washed away by a flood
- 日语:
赤貧(せきひん)洗(あら)うがごとし
- 俄语:
обездоленный <гол как сокол>
- 其他:
<法>dénuement complet <sans le sou>
一贫如洗相关词语
- 1 高出一筹
- 筹:筹码。比别人高出一个筹码。指比别人高明一些。出处: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15回:“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高出一筹,文亦不必参议。”语法:高出一筹作谓语、定语;指比别人高明一些。示例:孙文慨然道:“公系我国的政治家,一切设施,比文等高出一筹,文亦不必参议。”(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五回)
- 2 一身五心
- 比喻杂念很多。出处:汉·焦延寿《易林》卷一:“三人异趋,反复迷惑。一身五心,乱无所得。”语法:一身五心作谓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3 忧心如醉
- 心中愁苦,神智像喝醉了一样出处:《诗经·秦风·晨风》:“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语法:忧心如醉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
- 4 如嚼鸡肋
- 鸡肋:鸡的肋骨。比喻对事情的兴趣不大或少有实惠出处: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夫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以比汉中,知王欲还也。”语法:如嚼鸡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少有实惠。示例:这样做就如嚼鸡肋一样
- 5 如坐针毡
- 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出处:《晋书 杜锡传》:“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语法:如坐针毡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心情不安。示例: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3回:“吉平只是大骂,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
- 6 一干人犯
- 指罪犯和有关的人。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语法:一干人犯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罪犯和有关的人。示例:把这一干人犯统统收监
- 7 耳闻不如目见
- 耳朵听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比喻亲身感受比传闻可靠。出处:汉 刘向《说苑 政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语法:耳闻不如目见复句式;作补语、分句;比喻实际经验的重要。示例:就行也不是话,再住也不是话,口说无凭,耳闻不如目见,我背了马,且请师父亲去看看。(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八回)
- 8 一力拒守
- 一力:尽全力。 竭力抵御敌人,固守阵地。出处:宋·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平话》:“昼夜攻打甚急,存审一力拒守。”
- 9 知行合一
-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某今说个知行合一,正是对病的药。”语法:知行合一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熊召政《张居正》第一卷第19回:“若我俩联合起来,才叫知行合一。”
- 10 一心无二
- 指一心一意地做某种事情,没有杂念。出处:《旧唐书 张巡传》:“诸公为国家戮力守城,一心无二,经年乏食,忠义不衰。”语法:一心无二作谓语、状语;用于处事。示例:既一心无二,偷功夫应付些了。元 无名氏《醉中天 咏鞋》
- 11 一尘不倒
- 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出处:唐·田颖《揽云台记》:“花朝月夕,独自爽怀,一尘不染,万念胥空。”宋·张耒《腊月小雪后圃梅开》:“一尘不染香到骨,姑射仙人风露身。”
- 12 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 当:遮挡,阻挡。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出处:郁达夫《出奔》:“东路北伐先锋队将迫近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仙霞岭下的时候,1926年的余日剩已无多。”语法: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作宾语、定语、分句;形容地势十分险。示例:林语堂《论泥做的男人》:“机关枪虽好,杀人太容易,用不着以前的剑客,有一夫当关,万夫莫敌之勇。”
- 13 传诵一时
- 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出处:鲁迅《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语法:传诵一时作谓语、定语;指一时流行。示例: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鲁迅《洋服的没落》)
- 14 如埙如篪
- 埙、篪、乐器名。这两种乐器合奏时,埙唱而篪和,用以比喻两物之响应、应和。出处:《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语法:如埙如篪作谓语、定语;用于兄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