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衣带简介
不解衣带的意思
解释:
解:脱去,解下。不脱衣服就休息,形容非常忙碌和辛劳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阳朔中,世父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语法:
不解衣带作谓语;多指服侍病人。
示例:
《清史稿·儒林传·江声》:“遭父疾,晨夕侍床褥,不解衣带。”
不解衣带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衣不解带
不解衣带相关词语
- 1 班衣戏彩
- 指身穿彩衣,作婴儿戏耍以娱父母。后以之为老养父母的孝亲典故。出处:参见“斑衣戏彩”。语法:班衣戏彩作宾语、定语;指讨父母欢心。示例:虽无儿,效老莱,班衣戏彩。清·新广东武生《黄萧养回头》
- 2 以点带面
- 用一个单位或地方的成功经验来带动许多单位或成片地区的工作。出处:竺可桢《一年来的综合考察》:“考虑全面布局,因此是点面结合,以点带面。”语法:以点带面作谓语、宾语;指以小带多。示例:当领导必须坚持点面结合,善于以点带面
- 3 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 谓凡事没有始终平直而不遇险阻的,没有始终往前而不遇反复的。《易·泰》:“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孔颖达 疏:“是初始平者,必将有险陂也;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復也。无有平而不陂,无有往而不復者。”《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弟已为足下起得一课,乃《泰》之三爻:‘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足下尽可无事。”
- 4 百动不如一静
-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语法:百动不如一静作宾语、定语;指以静制动。
- 5 不知不觉
- 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20卷:“圣贤之学是掯掯定定做,不知不觉自然做得彻。”语法:不知不觉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无意识的。示例:他的残忍和狠毒,时而不知不觉地在老人面前显露出来。(曹禺《王昭君》第二幕)
- 6 滔滔不绝
- 滔滔:水流滚滚;连续不断的样子。像水流一样不间断。比喻话多而又流畅。出处:五代 后唐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语法:滔滔不绝偏正式;作状语、定语;形容话多。示例:斡离不得汪豹献了李刘隘口,无人阻当,滔滔不绝,把十万大兵尽数渡了黄河。(清 陈忱《水浒后传》第二十回)
- 7 道不相谋
- 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出处: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语法:道不相谋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世。示例:孙为台臣时,与徐华亭莫逆,疏诋新郑最丑,二公道不相谋,相去亦三十余年。明·沈德符《野获编·内阁二·新郑富平身后》
- 8 永锡不匮
- 锡:通“赐”;匮:匮乏。永远赐给,不使缺乏出处:《诗经·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语法:永锡不匮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唐·杨炯《唐赠荆州刺史成公神道碑》:“永锡不匮,克扬其名。”
- 9 贤否不明
- 贤否:好坏。 好和坏不能分辨。指不明是非好坏。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二回:“虽说施恩不望报,却也不可这般贤否不明。”
- 10 盛水不漏
- 盛:以器受物。比喻说理严密出处:梁启超《霍布士学案》:“霍氏之哲学,理论极密,前呼后应,几有盛水不漏之观。”语法:盛水不漏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示例:郭沫若《盲肠炎·穷汉的穷谈》:“我觉得他这句话说得真好,真正是盛水不漏,真正把共产主义运动说穿了。”
- 11 一言不合
- 一句话说得不投合。出处:唐·李颀《别梁锽》:“抗辞请刃诛部曲,作色论兵犯二帅。一言不合龙頟侯,击剑拂衣从此弃。”示例:他们两个经常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 12 密不可分
- 密:紧密;分:分割。形容十分紧密,不可分割出处: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他们俩在我的印象中是密不可分地处于同一个场面之中。”语法:密不可分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十分紧密。示例:余秋雨《千禧之旅·希腊篇》:“西方文明的起源,大家说总是和海洋密不可分的。”
- 13 迟徊不决
- 犹言迟疑不决。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语法:迟徊不决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 14 破丢不答
- 犹言破破烂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