哫訾栗斯简介
哫訾栗斯的意思
解释:
形容谨慎小心、唯恐做错事的样子
出处:
《楚辞·卜居》
哫訾栗斯相关词语
- 1 螽斯之征
- 指子孙众多的征兆。出处:《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臣愚以为可妙简淑媛,以备内宫之数,其余尽遣还家。且以育精养神,专静为宝。如此,则螽斯之征,可庶而致矣。”
- 2 负乘斯夺
- 语出《易·系辞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后以“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后以“负乘斯夺”指才德不称其职会招致祸患。出处:语出《易·系辞上》:“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语法:负乘斯夺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兼招讨使,权不为不重,若更加以甚高非常之宠,必起负乘斯夺之悔,所有宣抚副使恩命,实难祗受。宋·岳飞《辞宣抚副使札》
- 3 斯文扫地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语法:斯文扫地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示例:完全应当罢课抗议!真是斯文扫地,斯文扫地。(杨沫《青春之歌》第二部第四十三章)
- 4 赫斯之怒
- 赫:勃然震怒的样子;斯:语气助词。指帝王勃然震怒出处:《诗经·大雅·皇矣》:“王赫斯怒,爰整其旅。”语法:赫斯之怒作宾语;用于帝王等。示例:晋·葛洪《抱朴子·论仙》:“而人君有赫斯之怒,芟夷之诛。”
- 5 三复斯言
-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出处:《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语法:三复斯言作谓语;形容对它极为重视。示例:愿天下有心人三复斯言而早为之所焉可耳。(严复《原强》)
- 6 不寒而栗
- 寒:寒冷;栗:发抖。不是因为寒冷而发抖。形容恐惧到了极点。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馀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语法:不寒而栗紧缩式;作谓语、定语;用于想到、听到或见到令人恐惧不安的。示例:想到他可能遭遇的种种危险,真教人不寒而栗。
- 7 慢腾斯礼
- 见“慢条斯理”。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3回:“既是明天一黑早要复命的,怎么还你们慢腾斯礼的呢?”语法:慢腾斯礼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做事缓慢。
- 8 彼何人斯
- 斯:助词,啊。他是什么人啊出处:《诗经·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艰。”语法:彼何人斯作分句;用于轻蔑口气。示例:清·张岱《让肥操》:“昆季让肥,义能感贼,贼尚能感,彼何人斯,彼何人斯,无所感之。”
- 9 肤粟股栗
- 皮肤上起疙瘩,大腿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出处:梁启超《新民说·论私德》:“夫至以行恶为荣,则洪水猛兽,足喻斯惨耶?君子念此,肤粟股栗矣。”语法:肤粟股栗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恐惧时。
- 10 不訾诟耻
- 不因我的身份而嫌弃我,责骂我出处:《越人歌》
- 11 莫斯为甚
- 莫:无;甚:严重,超过。没有什么能超过这个的了出处:南朝·宋·沈约《奏弹王源》:“玷辱流辈,莫斯为甚。自古巨舋,莫斯为甚。”语法:莫斯为甚作分句;多指不良倾向或形势严重。
- 12 汗洽股栗
- 汗流浃背,两腿颤抖。形容害怕、恐惧的样子。出处:宋 陆游《跋韩立道所藏兰亭序》:“虽单于不觉自失,况余子有不汗洽股栗者?”语法:汗洽股栗作谓语、定语;用于恐惧时。
- 13 心战胆栗
- 形容内心十分惊慌恐惧。出处:宋·陈亮《酌古论一·孙权》:“诸侯观之,心战胆栗,始知将军为真英雄,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 14 战栗失箸
- 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先主未发,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语法:战栗失箸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哀号之声震天,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