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鼠迹简介
蛛丝鼠迹的意思
解释:
蜘蛛的细丝,老鼠的痕迹。比喻隐约可寻的痕迹和线索
出处: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90回:“七绝一诗,拖起婚姻,有蛛丝鼠迹之妙。”
语法:
蛛丝鼠迹作主语、宾语、状语;指线索。
英语翻译
- 俄语:
признак
蛛丝鼠迹相关词语
- 1 抽刀断丝
- 抽刀:拔出刀来。拔出刀来把乱丝斩断。比喻做事果断。出处:《北齐·齐本纪》:“又尝令诸子,各使理乱丝,帝独抽刀断之,曰:‘乱者须斩。’”
- 2 十鼠争穴
- 穴:动物的窠巢。比喻坏人聚集互相争斗出处:《梁书·元帝纪》:“侯景奔窜,十鼠争穴,郭默清夷,晋熙附义。”语法:十鼠争穴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分丝析缕
- 喻明察入微。出处:明·徐渭《代江北事平赐金币谢表》:“分丝析缕,不以善小而弗旌。”语法:分丝析缕作谓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4 弢迹匿光
- 弢:同“韬”。隐藏行迹与光彩出处: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彭越观时,弢迹匿光,人具尔瞻。”语法:弢迹匿光作谓语、宾语;指不出风头。
- 5 息迹静处
- 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出处:《庄子 渔父》:“人有畏影恶迹而去之走者,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语法:息迹静处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 6 红丝暗系
- 系:打结。比喻姻缘牵合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还不曾红丝暗系,先弄得白刃相加。”语法:红丝暗系作宾语、定语;指男女结成婚姻。
- 7 胆小如鼠
- 胆子小得像老鼠一般。形容人胆小怕事。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语法:胆小如鼠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示例:他们样子往往很凶,其实胆小如鼠。(郭小川《文学工作不能跃进》)
- 8 名胜古迹
- 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的地方。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45章:“首都所有的名胜古迹都去了两次以上。”语法:名胜古迹联合式;作宾语;指风景优美和有古代遗迹的著名地方。示例:中国的名胜古迹值得我们去参观。
- 9 素丝羔羊
- 指正直廉洁的官吏。出处:《诗经 召南 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陀。”语法:素丝羔羊偏正式;作宾语;含褒义。示例:南朝 宋范晔《后汉书 宋汉传》:“及其在殡,以全素丝羔羊之挈焉。”
- 10 略迹论心
- 撇开表面的事实而评论其用心。出处:清 黄宗羲《子刘子行状上》:“以于立玉、于元荐为乱天下者,亦岂遂为定论乎?略迹而论心,二臣皆皎然不欺其志,有国士之风。”语法:略迹论心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我们看待一个人的为人要略迹论心,不要光看表面现象
- 11 一丝不线,单木不林
- 一根丝不能织成线,一棵树不能形成林。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事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这福儿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也觉读的慢懈。”语法: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独茧抽丝
- 比喻诗文条理清晰,脉络分明。亦比喻单相思。出处:明·谢榛《四溟诗话》第一卷:“凡作近体,诵要好,听要好,观要好,讲要好。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绮,讲之独茧抽丝。”语法:独茧抽丝作宾语;指单相思。示例:一日见某部某郎,不觉倾倒,形输色授,颇难自持。然独茧抽丝无由作合也,因赋无题二章。(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 无题诗序》)
- 13 梧鼠之技
- 同“梧鼠五技”。出处: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南海圣人’,多方善疗,而梧鼠之技,不过于五,亦有时而穷矣。”语法:梧鼠之技作宾语;指才能有限。
- 14 潜身远迹
- 潜:深藏;迹:踪迹。隐藏起来不露踪迹出处:汉·贾逵《上书请宥刘恺》:“素行孝友,谦让洁清,让封弟宪,潜身远迹,有司不原乐善之心。”语法:潜身远迹作谓语、宾语;指隐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