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皷读音
茶皷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见"茶鼓"。
引证解释
⒈ 见“茶鼓”。
国语词典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茶皷相关词语
- 1 茶卤儿
- [strong concentrate of tea (to be diluted before drinking)] 浓酽的茶汁,冲淡后饮用。也指用于漱口的浓茶汁
- 2 茶树
- 茶树,原名:茶,拉丁文名:Camellia sinensis (L.) O. Ktze.,山茶科、山茶属灌木或小乔木,嫩枝无毛。叶革质,长圆形或椭圆形。茶树的叶子可制茶(有别于油茶树),种子可以榨油,茶树材质细密,其木可用于雕刻。分布主要集中在南纬16度至北纬30度之间,茶树喜欢温暖湿润气候,平均气温10℃以上时芽开始萌动,生长最适温度为20~25℃;年降水量要在1000毫米以上;喜光耐阴,适于在漫射光下生育;一生分为幼苗期、幼年期、成年期和衰老期。树龄可达一二百年,但经济年龄一般为40~50年。我国西南部是茶树的起源中心,世界上有60个国家引种了茶树。在热带地区也有乔木型茶树高达15-30米, 基部树围1.5米以上,树龄可达数百年至上千年。
- 3 茶几
- 茶几在中国是入清之后开始盛行的家具。从明代绘画中所见,当时香几兼有茶几的功能,到了清代,茶几才从香几中分离出来,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新品种。一般来讲,茶几较矮小,有的还做成两层式,与香几比较容易区别。
- 4 茶汤
- 茶汤是北京传统小吃,相传茶汤源于明代,因用热水冲食,如沏茶一般,故名茶汤。茶汤主要有山东茶汤和北京茶汤,茶汤因用龙嘴大铜壶冲制,水烧开后,铜壶盖旁的小汽笛“呜呜”响着,冲茶汤的师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铜壶,壶嘴向下倾斜,一股沸水直冲碗内,水满茶汤熟。茶汤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调料有红糖、白糖、青丝、红丝、芝麻、核桃仁、什锦果脯、葡萄干、京糕条、松子仁。用滚开水把秫米面冲成稀糊状,加上各种调料,即可食用。吃起来又香又甜又滑爽,极为可口。
- 5 茶碱
- 茶碱(Theophylline)可使平滑肌张力降低,呼吸道扩张;可促进内源性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气道平滑肌松弛;抑制钙离子由平滑肌内质网释放,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而产生呼吸道扩张作用。
- 6 茶馆
- 该片改编自老舍所著的同名话剧,以老北京的裕泰茶馆的兴衰历程序为背景,讲述了20世纪初期至解放前夕中国普通民众经历的苦难和生活逐步崩溃的故事。
- 7 茶楼
- 茶楼在唐代是茶馆,宋代繁荣起来,唐代是过路客商休息的地方,宋代就成了娱乐的地方,明代品茶方式有了变化:从点茶到出泡,茶馆也繁荣起来,清末后茶馆业有所衰落,建国后一段时间,除了老年茶馆,旅游点茶馆外,都有衰落·90年代后复苏,90年代后期发展很快,现代茶馆与历史上·传统上一脉相承,但经营方式和内容上都有变化·过去可以几代传承一个茶馆,现在就一定要有变化和创新,不然就不能生存。拿杭州来说,茶馆经营的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在茶馆业的潜力很大,旅游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国际间旅游事业的发展,使得茶馆经营有了很大创新,特别是在文化服务方面。相关经典名句:“一器成名只为茗,悦来客满是茶香。”
- 8 茶点
- 2:潮汕茶点以:茶为主,点为辅。主要是在待客冲茶时,辅助食用。多是成品不需要进行加热,比如南糖,绿豆饼等。
- 9 茶汤会
- 【释义】寺庙以茶汤助缘之斋会。
- 10 茶鸡蛋
- 用茶叶、五香、酱油等加水煮熟的鸡蛋。也叫茶叶蛋。
- 11 茶梅散
- 古验方。
- 12 撤茶
- 撤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hè chá,意思是逐客的表示。出自明 朱国祯 《涌幢小品·埋羹逐客》。
- 13 茶场
- 茶场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chá chǎng,是指种植大片茶树的地方。
- 14 茶农
- 茶农是以种植茶树、采摘茶叶、制作茶叶为生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