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处之徒简介
穴处之徒的意思
解释:
穴:洞;处:居。居住在洞穴中的人。比喻孤陋寡闻、见识浅薄的人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魏嚣传》:“而王之将吏,群居穴处之徒。”
语法:
穴处之徒作宾语;用于比喻句。
穴处之徒相关词语
- 1 孔怀之亲
- 孔:甚、很;怀:思念。 指兄弟间的亲情。出处:《诗经·小雅·常棣》:“死丧之威,兄弟孔怀。”
- 2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出处:《论语·宪问》:“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语法:知其不可而为之作谓语、宾语;指意志坚决。示例:吾辈固知其不可而为之耳。(章炳麟《致伯中书十四》)
- 3 付之一笑
- 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出处: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语法:付之一笑偏正式;作谓语、定语;表示毫不在意。示例:康有为两人去后,袁世凯犹是付之一笑,觉他们举动都不必理他。(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十二回)
- 4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出处:《文选 曹冏〈六代论〉》:“百足之虫,至死不僵。”李善注引《鲁连子》:“百足之虫,至断不蹶者,持之者众也。”语法:百足之虫,至断不蹶作分句、宾语;指坏势力等不容易被清除。
- 5 绳枢之士
- 枢:门上的转轴;绳枢:用绳子系枢轴。形容生活贫穷的人或指贫苦人家子弟出处: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则有穷巷之宾,绳枢之士。”语法:绳枢之士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 6 亡国之器
- 指象箸、玉杯之类的器皿,古代作为骄奢亡国的象征。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贵直》:“亡国之器陈于廷,所以为戒。”语法:亡国之器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文选·张协》:“服腐肠之药,御亡国之器,虽子大夫之所荣,故亦吾人之所畏。”
- 7 渭阳之思
- 渭:渭河;阳:水的北面,山的南面。指甥舅的思念与怀旧之情出处:《诗经·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曰至渭阳。”语法:渭阳之思作宾语;指甥舅情谊。示例:《晋书·杨骏传》:“舅氏失道,宗族殒坠,渭阳之思,孔怀感伤。”
- 8 灭顶之灾
- 灭:淹灭;顶:头顶。像大水淹没了头顶一样的灾难。比喻致命的、毁灭性的灾难。出处:《周易 大过》:“过渉灭顶,凶,无咎。”语法:灭顶之灾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比喻毁灭性、致命性的灾难。示例: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毛泽东《论持久战》)
- 9 是非之地
- 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语法:是非之地作主语、宾语;指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示例:是非之地不宜久留
- 10 一笑置之
- 笑了一笑就放在旁边了;表示不当一回事。出处:宋 陆游《书梦》诗:“一笑俱置之,浮生故多难。”语法:一笑置之连动式;作谓语;表示轻蔑。示例:漕台见他如此说法,晓得他牛性发作,也只好一笑置之。(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
- 11 狐兔之悲
- 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语法:狐兔之悲作宾语;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悲伤。示例:李大钊《厌世心与自觉心》:“同作亡民,相逢作楚囚之泣,或将兴狐兔之悲矣。”
- 12 影响之见
- 形容道听途说,没有确实根据的言谈说法。出处:明·王骥德《方诸馆曲律·论韵第七》 :“又,周江右人,率多土音,去中原甚远,未必字字订过。是欲凭影响之见,以著为不刊之典,安保其无离而不叶于正者哉。”
- 13 不测之罪
- 指大罪,死罪。出处: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语法:不测之罪作宾语;指大罪。示例:莫非朝议以我前罪尚轻,又加以不测之罪么?《好逑传》第十三回
- 14 名师出高徒
- 高明的师傅一定能教出技艺高的徒弟。比喻学识丰富的人对于培养人才的重要。出处:钱钟书《围城》:“顾先生摇头道:‘唉!名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语法:名师出高徒作宾语、定语;用于夸奖人。示例:冰心《新春寄语》:“名师出高徒,教师们教出来的学生,个个都能当个人才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