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迷山简介
一叶迷山的意思
解释:
意谓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世上这般双瞳如豆、一叶迷山的,以至糊涂下人,又有几个深明大义的呢!”
语法:
一叶迷山作宾语、定语;指头脑简单。
一叶迷山的近反义词
- 近义词
-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一叶迷山相关词语
- 1 目迷五色
- 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语法:目迷五色主谓式;作谓语;比喻事物错综复杂,分辨不清楚。示例:慎卿先生此一番评骘,可云至公至明;只怕立朝之后,做主考房官,又要目迷五色,奈何?(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六回)
- 2 一雕双兔
- 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后因以“一雕双兔”谓三人并列显位,一人势盛而两人受其挟制。出处:唐李林甫、张九龄、裴耀卿并为相,李抑扬张、裴自得,张裴二人罄折卑逊,时人窃言“一雕挟两兔”。见唐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下及《新唐书·李林甫传》。
- 3 挂一漏万
- 只说到一点;漏掉极多。形容列举不全;漏掉极多。出处:唐 韩愈《南山》诗:“团辞试提挈,挂一念万漏。”语法:挂一漏万联合式;作谓语;作谦辞。示例:我的汇报难免挂一漏万,请大家补充。
- 4 一饭之先
- 时间上先吃一顿饭。指年龄比别人稍长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国语·越语》:“寡人礼先壹饭矣。”语法:一饭之先作宾语;用于书面语。示例:章炳麟《致山田饮江书》:“仆于今世有一日之长,一饭之先焉。”
- 5 潜山隐市
- 潜:深藏。在山林中潜迹,在市井中隐身出处:唐·杜牧《送薛处士序》:“处士之名,何哉?潜山隐市,皆处士也。”语法:潜山隐市作定语、宾语;指隐居。
- 6 一失足成千古恨
- 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语法:一失足成千古恨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贬义。示例:我深知这局棋关系重大,绝不能到最后出问题,一失足成千古恨啊!(陈祖德《超越自我》)
- 7 别作一眼
- 谓另眼(相看)。
- 8 一字兼金
-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出处: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语法:一字兼金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9 一东一西
- 一个在东,一个在西。指各在遥远的一方。也比喻背道而驰。
- 10 一念之错
- 一个念头的差错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8回:“守其在我,听其在天,是或一道,所怕者,磨易鳞,涅易淄,一念之错,终身之悔耳。”语法:一念之错作主语、宾语、定语;指一个念头的差错。
- 11 一壸千金
-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 12 一呼百应
- 呼:召唤。应:响应。一人发出号召;众人纷纷响应。出处: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语法:一呼百应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农会会员漫山遍野,梭镖短棍一呼百应,土匪无处藏踪。(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 13 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 智:聪明才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出处: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语法:不因一事,不长一智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处事。
- 14 齐心一致
- 众人心齐,一致向一个目标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此时我们的任务,在于动员全国民众,齐心一致,绝不动摇地坚持战争,把统一战线扩大和巩固起来。”语法:齐心一致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团体等。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难道就不能自己人齐心一致,从洋人手里把便宜占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