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通文墨简介
粗通文墨的意思
解释: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六卷:“有一少年,姓王名臣,长安人氏,略知书史,粗通文墨。”
语法:
粗通文墨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文化水平。
示例: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7回:“他小名楚楚,也是个粗通文墨的女子。”
成语造句
- 1.这位山居老人粗通文墨,能读报和写信。
- 2.此时此景令我不由想起一个粗通文墨的士兵在日记中写的这样一句话。
- 3.割风从前当过乡吏,是一个粗通文墨的农民,
- 4.春杏不是傻瓜,虽然没学过什么诗词歌赋,却也粗通文墨。
- 5.祖父胡祖伦上过几年乡塾,粗通文墨。
- 6.张铁嘴上过高小,粗通文墨,翻了几遍,里面的文字艰深枯涩,他看得似通非通,但隐约知道是一些符咒之类的典籍。
英语翻译
- 英语:
be partially literate
粗通文墨相关词语
- 1 汲冢古文
- 即 汲 冢书。参见“ 汲冢书 ”。
- 2 通材达识
- 指博学多才、见识练达的人。出处: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则足为后法。”语法:通材达识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3 通宵彻昼
- 指整天整夜。出处:宋·韩琦《广陵大雪》诗:“通宵彻昼不暂停,堆积楼台满溪谷。”语法:通宵彻昼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 4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 指不拘题材形式,任意发挥,皆成妙文。出处:宋 黄庭坚《东坡先生真赞》之一:“东坡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语法: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书面语。示例:东坡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不过一时兴到语,不可以词害意。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
- 5 修文演武
- 演:演习。操演兵马,修明文教。指文武并重出处: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5回:“终日修文演武,讲论兵机战法。”语法:修文演武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6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一句话,就是要落在实处。追求表面文章,不讲实际效果、实际效率、实际速度、实际质量、实际成本的形式主义必须制止。”语法:表面文章作宾语、定语;指应付。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打招呼是表面文章,实际上是来观望气色。”
- 7 弄文轻武
- 弄:戏弄,玩弄。耍弄文士的策略,轻视运用武力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5回:“绍怒曰:‘汝等弄文轻武使我失大义!’”语法:弄文轻武作谓语、定语;指轻视武力。示例:弄文轻武的做法太片面了
- 8 画疆墨守
- 比喻树立门户或固守门户之见。出处:清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唐初比偶……继以李杜代兴,杯酒论文,雅称同调,而李不袭杜,杜不谋李,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语法:画疆墨守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 9 文友诗敌
- 文中好友,诗中对手出处:《刘白唱和集解》
- 10 厚重少文
- 厚重:敦厚稳重;文:文采。形容人稳重敦厚,质朴平实出处:《余嘉锡论文学杂著·释伧楚》:“机云入洛,厌北人厚重少文,嗜羊枣而啖酥酪,不如南方之莼羹鱼脍,辄目之为伧父。”语法:厚重少文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11 四通辐辏
- 辐辏:车辐凑集于毂上。比喻四方人才或货物像车辐聚于毂上一样地汇集在一起。出处:《史记·张仪列传》:“地四平,诸侯四通辐辏,无名山大川之限。” 同义词:四方辐辏
- 12 文似其人
- 文章的风格与作者本人相似。出处: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谈相》:“文似其人,数公道德文章之蕴,亦自有充积流露者。”语法:文似其人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写作等。
- 13 文章宗匠
- 为人宗仰的文章巨匠。出处:明·胡应麟《诗薮·五代》:“而独称王仁裕、和凝为文章宗匠,以饶著作故。”语法:文章宗匠作宾语、定语;指人文才好。
- 14 文笔流畅
- 文字通顺,读起来不费力语法:文笔流畅作谓语;用于写作。示例:他文笔流畅,文思敏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