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仁由义简介
居仁由义的意思
解释:
内心存仁,行事循义。
出处: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语法:
居仁由义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示例: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三卷:“居仁由义吾之素,处顺安时理则然。”
成语造句
- 1.居仁由义,自然心和体正。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弊也。
- 2.与会者虽居仁由义,带来的议案却不少。
- 3.他提出仁宅义路、居仁由义,从内在与外在、基础和行为的统一确立了“仁义”道德的根本内核和道德人生的基本取向。
- 4.居仁由义重门凝瑞映曰辉生室青庭留紫照。
- 5.居仁由义,自然心和而体正。
英语翻译
- 英语:
dwell in benevolence and righteousness
居仁由义相关词语
- 1 仁浆义粟
- 指施舍给人的钱米。出处:《搜神记 杨伯雍》:“公汲水作义于坂头,行者皆饮之。《后汉书 黄昏传》:“于是丰富之家各出义谷,助官禀贷。”语法:仁浆义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2 谦恭仁厚
- 指态度谦逊恭谨,为人忠诚老实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8回:“今日见宋江谦恭仁厚,愈加钦敬。”语法:谦恭仁厚作谓语、定语;用于为人。
- 3 义不旋踵
- 旋踵:旋转脚跟。在道义上只能奋勇向前,不能退缩。出处:《魏书·邓至传》:“莫不含怒作色,如赴私仇;茹肝涉血,义不旋踵。”
- 4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出处: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语法:仁义道德作宾语、定语;指旧道德标准。示例:你说凡是一口仁义道德的人,都是些伪君子,真是一点也不错。(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 5 居功自满
- 居功:自恃有功;满:满足。自以为有功劳而骄傲自大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15章:“象郝摇旗这样的人,平时居功自满,遇到艰难的时候又不肯同心协力,常发怨言。”语法:居功自满作谓语、状语、定语;指骄傲自大。
- 6 见义勇为
- 义:正义;勇:勇敢;为;做。见到正义的事情勇于去做。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见义不为,无勇也。”语法:见义勇为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示例:见义勇为真汉子,莫将成败论英雄。(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四回)
- 7 义形于色
- 义:正义;伸张正义;形:表现;见之于形;色:脸色。伸张正义的神态流露在脸面上。出处:《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语法:义形于色主谓式;作定语、补语;含褒义。示例:蒋和森《风萧萧》:“卢携念着念着,声调竟显得那样的激昂,俨然一副义形于色的样子。”
- 8 负恩忘义
- 见“负恩背义”。出处:元·施惠《幽闺记·虎头遇旧》:“紧降阶,释缚扶将起,是兄弟负恩忘义。”语法:负恩忘义作谓语、定语;指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 9 忠驱义感
- 谓为忠心所驱使,为正义所感召。出处:唐·吕温《题阳人城》诗:“忠驱义感即风雷,谁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诛董卓,长沙子弟最先来。”语法:忠驱义感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示例:忠驱义感国恩赊,板荡无将赤手遮。星散诸侯屯渤海。飙回子弟走长沙。清·钱谦益《病榻消寒杂咏》之十八
- 10 身不由主
- 身体不由自己作主。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2回:“‘哎哟’了一声,就身不由主睡下了。”语法:身不由主主谓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示例:叶圣陶《一个练习生》:“冲在人群的波浪里,我身不由主,只能应合着大众的步调朝西跑。”
- 11 首倡义举
- 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语法:首倡义举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 12 拘文牵义
- 拘泥于字义、文义。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3回:“非素臣侃侃而谈,若任彼俗吏拘文牵义,其能免乎?”语法:拘文牵义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示例:黄远庸《平政院开幕》:“因知虚怀蒙嘉纳,按诸定例,尚无明文,或者以越职言事为嫌,终不免拘文牵义之见。”
- 13 穴处野居
- 穴:洞;处:居住。居住在洞里生活在荒野。形容原始人的生活状况。出处:汉·陆贾《新语·道基》:“天下人民,野居穴处,未有室屋,则与禽兽同域。”
- 14 羔羊之义
- 旧时指为人或为官清白,有节操。出处:《后汉书·王涣传》:“故洛阳令王涣,秉清修之节,蹈羔羊之义。”